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作为长期监测海洋水质的重要设备,需在冬季低温、结冰、风浪加剧的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冬季海水温度骤降易导致设备管路结冰堵塞、传感器探头冻损、供电模块效率下降,若防护不当,会造成监测中断甚至设备损坏。针对海洋冬季环境特性,需从设备核心部件防护、管路防冻、供电保障及巡检维护等方面制定系统防冻方案,确保监测站正常工作。 一、设备核心部件防冻防护 1、传感器与检测模块防护 传感器是监测站的核心,需重点做好低温防护。对于浸入海水中的传感器(如溶解氧、pH、盐度传感器),优先选用具备低温适配能力的型号,其内部元件需能耐受零度以下环境而不失效。在传感器外部加装保温套,选用耐海水腐蚀的保温材料(如闭孔泡沫、硅胶套管),紧密包裹传感器主体与连接线缆,减少热量散失;若监测区域冬季结冰频繁,可在传感器周围加装小型加热装置,通过低功率恒温加热(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检测精度),防止探头表面结冰或内部元件冻坏。 检测模块(如COD、氨氮检测单元)多安装在浮标舱体内,需做好舱体保温。选用保温性能优良的舱体材料,或在舱内壁粘贴保温棉,同时配备小型恒温设备(如低功耗加热片),维持舱内温度在设备适宜工作范围,避免低温导致检测试剂凝固、管路堵塞或电子元件故障。舱体密封需严密,防止海水渗入后结冰,损坏内部电路。 2、浮标结构与固定防护 冬季海洋风浪较大,浮标晃动加剧,易导致设备连接处松动,需加强结构固定。检查浮标锚链与锚体连接是否牢固,必要时更换更粗的锚链或增加配重,防止浮标被风浪移位至浅水区,冬季结冰后与冰层碰撞损坏;浮标主体与舱体的连接部位需加固,选用耐低温的密封胶与紧固件,避免低温导致材料收缩、密封失效。 若监测区域冬季结冰厚度较大,需在浮标周围加装防冰碰撞装置,如在浮标外侧安装弹性缓冲层(如橡胶垫、塑料防撞条),减少冰层挤压对浮标的冲击力;对于小型浮标,可采用浮力调节装置,适当提高浮标吃水深度,避免浮标被冰层托起后受力不均而损坏。 二、管路系统防冻处理 1、采样管路防冻 采样管路是海水进入检测模块的关键通道,冬季易因海水结冰堵塞。优先选用耐低温、柔韧性好的管路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管、耐低温橡胶管),避免低温导致管路脆裂;在管路外部包裹保温层,同时缠绕伴热带(低功率、耐海水腐蚀型),通过伴热维持管路温度在冰点以上,防止管内海水结冰。伴热系统需配备温度控制器,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启动,避免持续加热造成能源浪费或管路过热。 管路设计需避免死角,尽量减少弯曲,防止海水在管路低洼处滞留结冰;在采样泵与检测模块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排水阀,若设备需临时停机或遭遇极端低温,可通过排水阀排空管路内的海水,避免结冰膨胀损坏管路。 2、试剂管路与废液管路防冻 检测模块所用试剂(如显色剂、标准溶液)在低温下易凝固,需对试剂管路进行防冻处理。试剂储存容器需放置在恒温舱体内,维持试剂温度在适宜范围;试剂管路需与采样管路同步包裹保温层与伴热带,确保试剂在传输过程中不凝固、不堵塞。 废液管路需及时排空,避免废液在管内滞留结冰。在废液管路末端安装单向阀,防止海水倒灌,同时在管路最低点设置排水口,定期排空管内残留废液;若冬季废液产生量较少,可缩短废液排放周期,避免废液长时间停留结冰。 三、供电系统冬季保障 1、太阳能供电模块防护 多数海洋浮标监测站采用太阳能供电,冬季光照时间短、强度弱,且易出现积雪覆盖太阳能板的情况,需加强供电保障。定期清理太阳能板表面的积雪、冰层,避免遮挡影响发电效率;太阳能板安装角度可适当调整,冬季可增大倾斜角度,提高对阳光的吸收效率。 配备大容量储能电池,选用耐低温型号的电池(如锂电池),其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在电池舱内加装保温装置(如保温棉、加热片),维持电池工作温度,避免低温导致电池容量下降、寿命缩短。同时安装电量监测模块,实时监控电池电量,若电量过低,及时启动备用供电方案(如远程控制切换至备用电池),防止设备断电。 2、备用供电与能耗管理 为应对极端低温与连续阴雪天气,可配备小型风力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与太阳能供电系统互补,提高供电稳定性;若监测站靠近岸边,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岸基供电与太阳能供电结合的方式,确保冬季供电充足。 优化设备能耗,冬季可适当调整监测频率(如延长检测间隔),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关闭设备非核心功能(如非必要的远程视频监控),优先保障核心检测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的供电,确保监测数据不中断。 四、冬季巡检与应急维护 1、定期巡检计划 冬季需增加巡检频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现场巡检,极端天气后(如暴雪、强寒潮)需及时巡检。巡检重点检查:传感器保温套是否完好、伴热带是否正常工作、管路是否有结冰堵塞迹象、太阳能板表面是否清洁、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同时记录浮标位置、结构完整性及海水温度、结冰情况,为后续防冻措施调整提供依据。 巡检人员需做好安全防护,冬季海洋环境恶劣,需乘坐专业巡检船只,配备防滑、防冻装备(如防滑鞋、防寒服),避免在结冰的浮标表面行走,防止滑倒或冰层破裂引发危险。 2、应急处理措施 若发现管路结冰堵塞,不可强行敲击管路或用高温烘烤,需先关闭伴热系统,待冰层自然融化后,检查管路是否损坏,必要时更换管路;若传感器探头结冰,需先停止检测,移除保温套,用常温清水缓慢冲洗探头,待冰层融化后检查探头是否正常工作,避免低温损坏探头元件。 若遭遇极端低温导致设备故障,需及时启动备用监测方案(如临时部署便携式监测设备),确保监测数据连续;同时联系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制定维修方案,在天气条件允许时尽快修复故障设备,减少监测中断时间。 五、结语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冬季防冻需结合环境特性,从设备防护、管路处理、供电保障到巡检维护形成全方位方案,核心是“提前预防、主动防护、及时应急”。通过选用耐低温设备、加强保温伴热、优化供电与能耗管理,同时强化冬季巡检与应急处理,可有效应对冬季低温挑战,确保监测站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为海洋冬季水质监测与生态保护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