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依托试剂反应与光学检测实现水质参数分析,其内部管路、反应单元及检测模块易受试剂残留、样品杂质影响,需通过系统化清洗维护保障设备性能与数据可靠性。清洗维护需遵循 “分类清洁、循序渐进” 原则,覆盖设备核心组件,消除污染干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管路系统清洗需优先开展,避免杂质堵塞与交叉污染。需定期使用去离子水冲洗进样管路、试剂管路及废液管路,冲洗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确保管路内残留样品与试剂彻底排出。针对易结晶试剂流经的管路,需采用专用清洗液浸泡,溶解管路内壁附着的结晶物,浸泡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中性。清洗过程中需检查管路连接处密封性,若发现渗漏需及时更换密封件,防止清洗液或样品外溢。 反应单元清洗需注重去除试剂残留与生物附着。反应池作为试剂反应核心区域,每次检测完成后需自动启动清洗程序,先用去离子水冲洗 3 次,再注入专用清洗试剂浸泡 5-8 分钟,溶解残留的反应产物与生物膜,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检测池内壁无明显污渍。清洗后需开启搅拌装置,检查搅拌叶片是否灵活,若发现叶片附着杂质需手动拆卸清洁,确保搅拌均匀性不受影响。同时需定期检查反应池透光窗,用柔软无尘布擦拭窗面,去除污渍与水雾,避免影响光学检测精度。 检测模块清洗需聚焦光学部件与传感器维护。光学检测器的光源与检测器窗口易积累灰尘与试剂雾滴,需每周用压缩空气吹除表面浮尘,再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窗口,保持光学通路洁净。若设备搭载辅助传感器(如温度、pH 传感器),需同步清洁传感器探头,去除表面附着的污染物,清洁后需进行传感器校准,确保辅助参数测量精准。此外,需定期检查检测模块电路连接情况,清除接口处的灰尘,防止接触不良导致检测故障。 清洗维护完成后需进行性能验证,通过检测标准样品确认设备测量精度,若精度偏差超出允许范围,需重新开展清洗与校准工作。同时需记录清洗维护时间、内容及设备状态,建立维护档案,为后续维护计划制定提供依据,确保微型站持续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