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德施logo 迈德施logo

   
   11   18
2025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如何更换损坏的传感器

时间:2025-11-11 10:40:49   访客:27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作为固定化的水质监测设备,常设置在河道、湖泊沿岸或取水口附近,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等水质参数。传感器作为监测站的核心感知部件,长期浸泡在水中或暴露在野外环境中,易因老化、腐蚀、生物附着或意外碰撞导致损坏,进而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连续性。及时更换损坏的传感器,是保障立杆式水质监测站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从更换前准备、更换流程、调试校验及注意事项四方面,梳理详细的更换操作指南。

一、更换前准备

更换损坏传感器前,需通过全面排查明确故障情况,并准备好适配的工具与物资,为更换工作奠定基础,避免操作中出现物资缺失或误判故障的问题。

首先是故障确认与信息记录。通过监测站的数据管理平台查看传感器的实时数据,若出现数据长期无变化、数值异常(如超出合理范围、频繁跳变)或无数据传输等情况,初步判断传感器可能损坏。随后需到现场进一步检查,观察传感器外观是否有明显破损、连接线是否断裂或老化、传感器探头是否被大量生物附着或腐蚀。同时记录损坏传感器的型号、安装位置(如立杆下方的水下深度、横向安装角度)、连接接口类型等信息,确保新传感器与原有设备完全适配,避免因型号不符或接口不匹配导致更换失败。

其次是工具与物资准备。根据传感器的安装方式与固定结构,准备合适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需区分十字、一字型号)、防水胶带、专用清洁布、绝缘手套等;准备与损坏传感器型号一致的新传感器,若需更换连接线,需提前准备长度与接口匹配的防水连接线;此外,还需携带临时数据存储设备(如U盘),用于备份监测站的历史数据,防止更换过程中数据丢失;若更换位置靠近水域,需准备防滑垫、安全绳等防护用品,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最后是环境与设备预处理。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进行更换操作,避免在暴雨、强风、雷电等恶劣天气下作业,防止雨水侵入设备内部或操作人员滑倒。提前关闭监测站的总电源,或断开损坏传感器对应的供电线路,避免更换过程中出现触电风险;若传感器连接有数据采集器,需先断开传感器与采集器的信号线,并用防水帽或绝缘胶带密封采集器接口,防止灰尘、雨水进入接口内部。

二、更换流程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的传感器更换需遵循“拆卸旧传感器—清洁安装区域—安装新传感器”的流程,每个步骤需细致操作,确保新传感器安装牢固、连接可靠。

1、拆卸旧传感器

根据旧传感器的固定方式,使用对应工具拆除固定部件。若传感器通过法兰盘固定在立杆的水下支架上,需用扳手依次拧下法兰盘上的螺栓,注意将螺栓按顺序摆放,避免丢失;若传感器通过卡扣或绑带固定,需小心解开卡扣或剪断绑带(若绑带老化无法解开),避免用力拉扯导致支架变形或连接线损坏。拆卸过程中需缓慢提起传感器,避免传感器探头碰撞立杆或支架,防止损坏其他部件;若传感器探头附着大量泥沙或生物,可先在岸边用清水轻轻冲洗,再进行拆卸,减少杂质进入设备内部。

拆卸完成后,检查旧传感器的连接线接口是否完好,若接口无损坏,可将连接线暂时保留(若新传感器可复用该连接线);若接口已腐蚀或损坏,需一并拆除连接线,并记录连接线的布线路径,确保新连接线的安装位置与原有路径一致,避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2、清洁安装区域

旧传感器拆卸后,需对安装位置的支架、接口等部件进行清洁处理,为新传感器的安装创造良好条件。用专用清洁布擦拭支架表面的泥沙、铁锈或生物附着,若有顽固污渍,可蘸取少量中性清洁剂(避免使用腐蚀性强的清洁剂)轻轻擦拭,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检查支架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或生锈,若螺栓生锈无法正常使用,需及时更换新的不锈钢螺栓,确保支架稳固;若传感器连接的接口处有灰尘或水渍,用干燥的清洁布擦拭干净,并用吹风机(调至冷风模式)吹干接口内部,防止接口接触不良。

3、安装新传感器

首先对新传感器进行预处理,拆除传感器探头的保护套,用清洁布轻轻擦拭探头表面,确保探头无灰尘、污渍;若新传感器需提前校准,需在安装前按照校准说明书完成校准操作,确保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符合要求。随后将新传感器放置在安装支架上,按照原有传感器的安装角度与位置进行固定,若通过法兰盘固定,需将法兰盘的螺栓孔与支架的螺栓孔对齐,依次拧紧螺栓,注意螺栓的拧紧力度要均匀,避免因用力过大导致法兰盘变形或传感器损坏;若通过卡扣或绑带固定,需确保卡扣扣紧或绑带绑牢固,防止传感器在水流冲击下松动或脱落。

安装完成后,连接传感器的电源线与信号线。电源线需按照正负极正确连接,避免接反导致传感器烧毁;信号线需插入数据采集器的对应接口,确保接口插紧,并用防水胶带缠绕接口处,或安装专用的防水接头,增强接口的防水性能。连接过程中需注意整理连接线,避免连接线缠绕在立杆或支架上,防止水流带动连接线晃动,导致接口松动。

三、调试与校验

新传感器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调试与校验,确认传感器能够正常采集数据、数据传输稳定,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监测数据异常。

首先是通电测试。恢复监测站的总电源或接通新传感器的供电线路,观察传感器的指示灯状态(若有指示灯),若指示灯按正常规律闪烁(如通电后绿灯常亮,采集数据时绿灯闪烁),说明传感器供电正常;若指示灯不亮或出现红灯报警,需立即断开电源,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正确、接口是否接触良好,排除供电故障后再重新通电测试。

其次是数据采集与传输校验。打开监测站的数据管理平台,查看新传感器的实时数据,观察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如水温与实际环境水温偏差较小、pH值在6-9的常规范围内),若数据正常,需持续观察30分钟至1小时,确认数据无频繁跳变或中断情况;若数据异常,需检查传感器探头是否清洁、安装角度是否合适(如溶解氧传感器需确保探头接触空气或水流充分),必要时重新调整传感器位置或清洁探头。同时,通过数据采集器导出新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与实验室检测的同期水样数据进行对比,若两者偏差在允许范围内,说明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符合要求;若偏差过大,需重新对传感器进行校准,直至数据精度达标。

最后是功能联动测试。检查新传感器与监测站其他设备的联动功能,如当传感器采集到水质参数超标时,监测站是否能自动发出预警信号(如声光报警、平台推送预警信息);若监测站具备远程控制功能,需测试通过平台远程调整传感器的采集频率,观察传感器是否能按照调整后的频率正常采集数据。联动测试完成后,备份新传感器的初始数据与校准记录,便于后续维护时参考。

四、注意事项

在传感器更换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操作人员安全与新传感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一是安全防护。操作人员需穿戴绝缘手套、防滑鞋,若更换位置靠近深水区,需系好安全绳,并安排专人在旁监护,防止意外落水;拆卸与安装过程中,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传感器的探头,防止手上的油脂或杂质污染探头,影响测量精度;若需在高处(如立杆上方的传感器)进行更换,需搭建稳定的操作平台,禁止攀爬立杆或站在不稳定的物体上作业。

二是防水与防腐。所有连接接口必须做好防水处理,使用防水胶带或专用防水接头时,需确保缠绕紧密、无缝隙,防止雨水或河水侵入接口内部,导致线路短路或接口腐蚀;新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需避开水流湍急或泥沙含量高的区域,减少水流对传感器的冲击与泥沙对探头的磨损;若监测区域水质腐蚀性较强,需选择具有防腐功能的传感器,或定期对传感器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三是数据与记录管理。更换完成后,需详细记录更换时间、操作人员、新传感器的型号与序列号、校准数据、测试结果等信息,形成完整的维护档案,便于后续追踪传感器的使用周期与故障情况;定期备份监测站的数据,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历史数据丢失;若更换下来的旧传感器仍有维修价值,需统一回收并交由专业人员检修,若无法维修,需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妥善处置,避免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五、结论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损坏传感器的更换,需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规范的操作流程、细致的调试校验,以及严格的安全防护,确保新传感器安装到位、运行稳定。在更换过程中,操作人员需重点关注传感器的适配性、安装牢固性、接口防水性与数据准确性,同时做好操作记录与数据备份。通过科学规范的更换操作,不仅能快速恢复监测站的正常监测功能,保障水质数据的连续性与可靠性,还能延长新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监测站的运维成本,为水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条: 无人水质监测船的操作与保养指南 下一条: 河道水质监测系统无数据传输怎么办

点击排行

 
  • 海洋环境监测的内容有哪些
  • 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 解读水质BOD检测的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
  • 介绍几种常见的海上浮标固定方法
  • 海洋监测的的意义
  • 海上浮标用处及工作原理
  • 海洋浮标的功能特点和用途
  • 海面上的浮标有哪些用途
  • 海洋浮标用的主要材料包括什么
  • 海面上的浮标有什么用?
  •  

     

    
    迈德施浮标站 咨询客服热线:
    181-5666-5555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390号商会大厦15楼
    Email:info@mdsah.com
    电话:400-617-8617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1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