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道浮标水质监测站的定期巡检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数据精准有效的关键环节。巡检工作需围绕设备本体状态、监测系统功能、辅助设施性能及环境适配情况展开,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检查流程,及时排查潜在隐患,避免故障发生,确保监测站持续发挥水环境监测作用。 一、设备本体状态检查是巡检的基础内容 需重点核查浮标主体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确认浮标壳体无破损、变形,浮力组件无泄漏,保障浮标在水中的正常漂浮姿态。同时,检查固定锚链的紧固程度与磨损情况,确保锚链无断裂风险,能有效固定浮标位置,防止因水流冲击导致浮标漂移。此外,需查看设备外壳的防护涂层是否完好,避免因涂层脱落导致金属部件锈蚀,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二、监测系统功能校验是巡检的核心环节 首先对传感器进行性能检查,确认各水质监测传感器(如溶解氧、pH 值、浊度传感器等)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探头无污垢、无损坏,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其次检查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测试数据采集频率是否符合设定要求,数据传输链路是否通畅,确保监测数据能实时、准确上传至监控平台。同时,对系统软件进行检查,确认软件运行正常,无程序报错或数据丢失情况。 三、辅助设施检查是保障设备运行的重要支撑 优先检查供电系统,若为太阳能供电,需清理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灰尘、杂物,确保其采光效率,同时检查蓄电池的电量、电压及接线情况,防止因供电不足导致设备停机;若为其他供电方式,需检查供电线路的连接与绝缘情况,避免线路故障影响设备运行。此外,检查设备指示灯、警示标识等辅助部件,确保指示灯能正常显示设备运行状态,警示标识清晰可见,起到安全提示作用。 四、环境适配情况核查需结合监测区域实际 观察浮标周边水域环境,确认无大量漂浮物、水草缠绕浮标或传感器,避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检查监测区域水质是否存在异常变化,若有异常,需结合设备监测数据进一步分析,判断是否为设备故障或实际水质问题。同时,记录巡检时的天气、水文等环境信息,为后续设备维护与数据解读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