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因安装便捷、监测范围广,广泛应用于城市河道、工业园区排污口、饮用水源地等场景,其传感器(如pH、溶解氧、COD、重金属传感器)需长期浸泡于水体或暴露于户外潮湿环境,易受水中腐蚀性物质(如氯离子、硫化物)、微生物附着、环境湿度影响出现腐蚀损坏,导致检测精度下降、使用寿命缩短。针对性采取防腐蚀措施,是保障传感器稳定运行的核心。 一、优选耐腐材质 传感器的材质选择是防腐蚀的基础,需根据监测水体特性适配耐腐材料,减少材质与腐蚀性物质的化学反应: 探头核心材质:针对不同传感器类型选择耐腐材质——溶解氧传感器探头可选用钛合金或316L不锈钢(耐氯离子、酸碱腐蚀),避免普通碳钢在含盐水体(如近海、工业盐水)中快速生锈;pH电极外壳选用聚四氟乙烯(耐强酸碱,可耐受pH0-14范围水体),防止在化工废水等强腐蚀水体中外壳开裂;重金属传感器的检测探头可采用陶瓷或蓝宝石材质(耐氧化、耐重金属离子腐蚀),避免探头被水体中高浓度重金属离子侵蚀。 线缆与接口材质:传感器线缆需选用防腐蚀屏蔽线(如聚氯乙烯外层+氟塑料绝缘层),避免线缆外皮在潮湿环境或油污水体中老化破损,导致内部线路短路;传感器与立杆的连接接口采用黄铜镀镍或不锈钢材质,同时配备防水密封接头(如IP68级密封),防止雨水、水汽渗入接口内部,引发线路腐蚀。 辅助部件材质:传感器固定支架、保护罩等辅助部件,优先选用玻璃钢或304不锈钢材质——玻璃钢重量轻、耐酸碱,适合在化工废水监测场景使用;304不锈钢耐大气腐蚀与弱酸碱,适配城市河道、饮用水源地等常规水体,避免使用普通铁制支架因生锈导致传感器脱落。 二、优化防护结构 通过改进传感器自身防护结构与安装方式,减少腐蚀性介质与传感器核心部件的直接接触,提升防腐蚀能力: 探头表面防护涂层:在传感器探头表面喷涂专用防护涂层——金属探头可涂覆陶瓷涂层(如氧化铝陶瓷,耐磨损、耐化学腐蚀),或聚四氟乙烯涂层(减少微生物附着与化学物质吸附);玻璃材质探头(如浊度传感器)可涂覆硅烷类防污涂层,既防止水体中有机物附着腐蚀玻璃,又不影响光学检测。涂层需定期检查,若出现局部脱落需及时补涂,避免探头暴露。 密封与隔离设计:传感器内部电路与水体的隔离是防腐蚀关键——采用双密封圈密封结构(如丁腈橡胶+氟橡胶密封圈,耐油、耐酸碱),防止水体渗入传感器内部腐蚀电路;对于需长期浸泡的传感器,设计防水透气阀,允许传感器内部水汽排出,同时阻止外部水体进入,避免内部冷凝水导致电路腐蚀。安装时确保传感器外壳与线缆接口密封完好,无缝隙、无松动。 安装位置与深度优化:根据水体特性调整传感器安装位置——在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口附近,将传感器安装在水流相对平缓的区域,避免高流速水体携带大量腐蚀性颗粒(如泥沙、工业废渣)冲击探头,加速表面磨损与腐蚀;在潮汐影响区域,控制传感器安装深度,避免探头反复暴露于空气与水体中(干湿交替易加速金属氧化生锈),可通过立杆高度调节功能固定合适深度。 三、强化日常维护 定期维护可及时清理腐蚀诱因,延长传感器防腐蚀有效期,避免小隐患发展为大故障: 定期清洁除污:每周对传感器探头进行清洁——用软毛刷(如尼龙刷)蘸中性清洁剂(如肥皂水)轻轻擦拭探头表面,去除附着的微生物膜(如藻类、细菌群落,其代谢产物易腐蚀探头)与污染物残渣;在高盐或高钙水体(如海水、硬水)中,每月用稀柠檬酸溶液(低浓度,避免损伤涂层)浸泡探头10-15分钟,去除表面结垢(水垢易堵塞传感器检测孔,同时加剧局部腐蚀),清洁后用纯水冲洗干净。 涂层与密封件检查:每季度检查传感器探头涂层与密封件——若发现涂层局部脱落、划痕,及时用厂家配套的修补剂补涂;若密封圈出现老化、变形(如弹性下降、表面开裂),立即更换新密封圈,更换时在密封圈表面涂抹少量硅基润滑脂(增强密封性,同时减少密封圈与外壳的摩擦损耗);检查线缆外皮是否有破损,若发现裂纹需用防水胶带缠绕修复,或更换新线缆。 定期校准与测试:每月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如用标准缓冲液校准pH传感器,标准溶液校准溶解氧传感器),若发现校准偏差过大,排查是否因探头腐蚀导致灵敏度下降;每半年进行一次耐腐蚀性能测试,将传感器浸泡于模拟监测水体的溶液中(含对应腐蚀性物质),24小时后检测传感器精度变化,若精度衰减超过允许范围,及时更换探头或传感器整体,避免因腐蚀影响监测数据。 四、适配特殊环境 针对高腐蚀风险环境(如化工废水、海水、高温水体),需采取额外防腐蚀手段,确保传感器稳定运行: 高盐/高氯水体:在海水或工业盐水监测场景,为传感器加装钛合金保护套管(增强耐氯离子腐蚀能力),同时在立杆与传感器连接部位涂抹防锈油脂(如锂基润滑脂),防止盐分附着导致金属部件生锈;定期用淡水冲洗传感器及立杆连接部位,去除表面盐分残留。 强酸碱水体:在化工废水(如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监测中,选用耐强酸碱的专用传感器(如全氟材质外壳),同时在传感器周围设置中和缓释装置(如填充碱性滤料,可轻微中和水体酸性,减少对探头的直接腐蚀);避免传感器长时间浸泡于pH<2或pH>12的极端水体中,可通过立杆的自动升降功能,定期将传感器提升至中性清洗液中保养。 高温高湿环境:在南方潮湿地区或高温水体(如工业冷却水)监测场景,为传感器加装遮阳防雨罩(减少阳光直射与雨水冲刷,降低外壳老化速度),同时在传感器内部放置干燥剂(如硅胶干燥剂,定期更换),吸收内部水汽,防止电路受潮腐蚀;选用耐高温传感器(适配水体温度范围),避免高温加速材质老化与腐蚀反应。 五、总结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传感器的防腐蚀需遵循“源头选材+结构防护+日常维护+特殊适配”的逻辑,通过适配耐腐材质、优化密封结构、定期清洁维护,结合特殊环境的针对性措施,可有效降低腐蚀风险。防腐蚀工作不仅能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减少运维成本,更能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为立杆式水质监测站的长期可靠运行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