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浮标监测站的工作原理 海洋浮标监测站通常分水上、水下两部分,水上部分装有多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风速、风向、气温、气压和温度等气象要素;水下部分有多种水文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波浪、海流、潮位、海温和盐度等海洋水文要素。各种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仪器自动处理,由发射机定时发出。地面接收站将收到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就得到了人们所需要的资料。通过掌握这些资料,能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知道了海流流向,航海时便尽可能顺流而行;知道了风暴区域,航海时则可避开绕行;知道了潮位的异常升高,就能够及时预防突发事件。 一般来说来讲,海洋浮标监测站的主要结构由浮体、桅杆、锚系和配重组成,其功能模块主要有供电、通讯控制、传感器等结构组成。很多海洋浮标监测站都是由蓄电池进行供电,不过因为海洋浮标监测站离陆地比较远,不利于更换电池,有不少海洋浮标监测站装备太阳能蓄电设备,有的还利用波能蓄电,极大减少了更换电池的次数,使得海洋浮标监测站更加方便、经济。 以上就是关于海洋浮标监测站形状及海洋浮标结构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