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对于人类生存环境来说很重要,也十分脆弱。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目前,对水质监测仪器的研究和探讨也越来越多。其中,浮标是一种重要的水质监测仪器。那么,如何利用浮标来监测水质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浮标监测水质主要是一种间接性的监测方法。与直接式监测方法不同的是,浮标主要利用水质的环境变化来监测水质,它可以不用接触水质而对水质进行监测。同时,浮标监测水质也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浮标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对水质与浮标附近的环境变化的连续监测,来判断水质质量的变化。浮标一般包含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两个部分。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水质的某些特定指标,如PH值、溶氧量等;而数据采集器可以把传感器的信号采集下来,并且对数据进行处理,形成一系列的数值指标。 浮标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单饮了浮标监测和网络式浮标监测。单饮了浮标监测是指悬浮于水面的单个浮标,它可以动态监测水质指标的变化。而网络式浮标监测是指多个浮标构成的监测网络,可以实现水域内的走向与变化的3D监测。 无论单个浮标还是监测网络,其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首先,需要合理的放置浮标,使其受到的气流与水流动能更好地反映水域的变化。然后,通过数据采集器收集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将其存储和记录下来。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算法来判别水质,从而提供参考的数据。 当然,使用浮标来监测水质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一定要注意搜集数据的时空分布上的问题,要综合考虑水体的“全貌”,避免出现有一点角度就能看到好的数据的现象。建立合理、科学的监测网络是关键。 在水质监测环节中,浮标是一种重要的监测工具。如果能应用得当,可以为水质监测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在使用浮标监测水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解决与监测相关的问题。比如,定位要准确、传感器的选取要适合实际情况、数据采样的时间间隔与完成率要充分考虑等等。在项目实践中,浮标技术的使用可能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清楚,全面评估,才能将监测工作发挥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