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废水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这些危害主要体现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的长期负面影响上。为了规避这些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重金属废水的危害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当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内,人们长期使用被重金属污染的食物会引起重金属中毒。 重金属废水渗入土壤后,会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如果河流和湖泊中的鱼虾被重金属污染,人们食用这些鱼虾或饮用被污染的水,重金属就会进入人体。重金属很容易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产生更有毒的物质,并在身体的某些器官中积累,导致慢性中毒。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重金属废水会对废水排放的水系形成环境污染,使生态系统失衡。 重金属废水及其化合物能在水生生物体内以及植物体组织内累积富集,通过食物链的生物积累、生物浓缩、生物放大等作用,终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对水资源的危害: 重金属废水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水源,造成了人类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水资源紧张。 二、规避重金属废水危害的措施 源头控制: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标准,推动依法淘汰涉重金属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 清洁生产: 加强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推动工艺提升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而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深度治理: 对行业如铅锌冶炼、铜冶炼等实施深度治理,执行特别排放限值。 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物理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法等创新方法,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环境管理: 加强涉重金属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防止二次污染。 推进涉重金属历史遗留问题的治理,确保环境正常。 监管执法: 完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强化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 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加大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力度,确保企业合规排放。 信息公开和社会共治: 推动行业企业依法披露重金属相关环境信息,提高透明度。 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建立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 规避重金属废水的危害需要从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深度治理、环境管理、监管执法以及信息公开和社会共治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和控制重金属废水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