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与运行规范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基础。以下是对该主题的详细研究: 一、标准化建设 站房选址与建设 站房选址应遵循相关规范,确保监测站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便于运维人员访问和维护。 站房类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固定式水站、简易式水站、小型式水站、机柜式水站或浮船式水站等。 站房建设应满足一定的面积和结构要求,内部应有独立的仪器区、质控区和值班区等功能区,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采水单元建设 采水单元是自动监测站的核心部分,应包括采水装置、采水泵、采水管路、清洗配套装置等设备。 采水方式应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确保采样具有代表性。 采水泵和采水管路等设备的材质和性能应满足相关要求,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辅助设施建设 应为水质自动监测仪器与设备配置专用配电箱和防雷保护装置,确保供电正常。 站房内应有空调和冬季采暖设备,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应配备不间断电源和稳压电源,确保突然断电时监测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 网络通讯设施应满足数据及视频传输要求,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及时上传至相关平台。 二、运行规范 日常巡检与维护 运维人员应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应对挥发性有机物、流量监测仪器等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清洗和校准。 对站房、监测仪器及相关附属设施定期开展保养维护,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并完善运维管理制度、运维作业指导书及质控程序文件等。 运维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定期开展标准溶液核查、零点漂移和跨度漂移测试、多点线性核查等质量控制工作。 监测数据应经过审核和比对,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故障处理与停运管理 当监测仪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排查和修复。若48小时内无法排除故障或使用备机,应及时报备并开展人工补测。 因自然灾害、供电故障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监测站正常运行时,可申请停运,并通过平台提交停运申请和佐证材料。停运期间应进行必要的巡检和维护工作。 管理 应加强站房的防护工作,如设置防盗门、窗户加装防盗网或红外报警系统等。 采水构筑物建设在航道上时,应确保长期稳定正常运行,并设置警示浮球防护圈及航标灯等设施。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与运行规范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站房选址与建设、采水单元建设、辅助设施建设以及日常巡检与维护、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故障处理与停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监测站的运行效率和数据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