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叶绿素荧光传感器的研发是当前农业物联网(Ag-IoT)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下是对该传感器研发的详细介绍: 
一、研发背景与意义 传感器在农业物联网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农作物来说,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检测不仅有助于植物生理学研究,对智能温室生产也非常重要。植物叶片在光的照射下所产生的叶绿素a荧光是一种公认的测量植物光合速率、植物胁迫和环境因素的有效工具。然而,现有的商用叶绿素荧光(ChlF)传感设备主要依赖于进口,通常体积大、价格昂贵,且缺乏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端口以及配置激励波形以产生丰富扰动的灵活性,使得这些设备无法大量地集成到Ag-IoT基础设施中以进行大数据信息的收集。因此,研发微型叶绿素荧光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发内容与设计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微型低成本ChlF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并实现了仪器开发。该仪器主要采用微控制器单元(MCU)控制发光二极管(LED)以产生激发光,通过光电二极管对ChlF进行感知。MCU可通过串行总线(USB)、蓝牙或RS-485接口三种通信方式与智能手机、主机或Ag-IoT基础设施进行通信,以传输获取的ChlF数据。 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 整体结构设计:该仪器主要包含MCU、光电传感器、LED光源、RS-485接口、USB接口、蓝牙以及客户端APP等组成部分。通过客户端APP和Ag-IoT基础设施发送控制命令,MCU接收并解析后驱动LED光源;LED光源照射在测量样本上,使其产生荧光,光电传感器接收荧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处理后由MCU采集、分析和处理;将荧光数据打包并通过蓝牙或者USB接口发送到客户端APP上。 激发光源电路:采用LED作为光源,LED驱动电路可以根据DAC电压来调整LED驱动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激发光强度。激发光系统II(PSII)采用一个中心波长为450nm的蓝色LED作为激发光源,同时采用中心波长为730nm的远红光LED促进光系统I(PSI)运转,帮助加速暗适应过程。 荧光接收电路:使用光电传感器OPT101实现光电转换,采用3.3V电压供电,并使用其内部反馈电阻将光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OPT101的输出电压信号由同相放大器放大。 通信接口设计:包括USB接口电路、RS-485接口电路和蓝牙数据传输模块。USB接口采用Type-C标准,方便用户连接和供电;RS-485接口增加了仪器的可扩展性能;蓝牙模块则实现了与移动设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 三、研发成果与特点 该微型叶绿素荧光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传感器的重量仅有约100g,便于携带和集成到各种农业物联网设备中。 成本低:在具有同样检测效果的前提下,其成本远低于市场上的商用ChlF仪器。 高精度:采用先进的光电转换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对叶绿素荧光信号的高精度测量。 多功能:支持多种通信方式(USB、蓝牙、RS-485),方便与不同设备进行连接和数据传输。 四、应用前景 该微型叶绿素荧光传感器在农业物联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用于实时监测植物的光合速率、植物胁迫状态以及环境因素等关键参数,为智能温室生产、植物生理学研究以及农业精准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该传感器还可以与其他农业物联网设备进行集成,构建完整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实现对农田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微型叶绿素荧光传感器的研发对于推动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该传感器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