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自动监测站作为实时、连续监测水体质量的关键设施,能够精准获取多项水质参数,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以及生态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然而,要确保水质自动监测站稳定、准确地运行,科学合理的检查维护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检查维护要点和使用方法。 一、检查维护要点 1、日常巡检 (1)外观检查:每日对监测站的整体外观进行查看,检查站房是否有破损、漏水情况,门窗是否能正常关闭,以防止外界因素对站内设备造成损害。同时,查看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可能影响监测的异常状况,如施工、垃圾堆积等。 (2)设备状态检查:观察各监测设备的运行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有无报警提示。例如,数据采集仪的显示屏应显示正常数据,且无故障代码;采样泵的运行声音应平稳,无异常噪音。检查设备的通信状态,确保数据能够正常传输至监控中心。 (3)试剂和标准溶液检查:查看试剂和标准溶液的剩余量,确保其足够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监测。检查试剂的颜色、透明度等是否发生异常变化,如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等情况,可能是试剂变质,需要及时更换。同时,检查试剂的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温度、避光等。 2、定期维护 (1)采样系统维护:每周对采样系统进行清洗和检查。清洗采样管路,去除管路内的污垢和杂质,防止堵塞。检查采样泵的活塞、密封圈等部件是否磨损,如有损坏及时更换。定期更换采样滤芯,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每月对采样头进行清理,防止水草、杂物等堵塞采样口。 (2)传感器维护: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有不同的维护周期和方法。例如,溶解氧传感器每月应进行一次清洗和校准。清洗时,使用柔软的布料轻轻擦拭传感器表面,去除附着物。校准使用标准溶液,按照传感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精度。pH传感器每两周应进行一次校准,同时检查电极是否干燥、损坏,如有需要及时处理。浊度传感器每季度应进行一次清洁,使用专用的清洁剂清洗光学窗口,保证传感器的灵敏度。 (3)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维护:定期检查数据采集仪的软件版本,及时更新以修复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提高系统稳定性。检查数据存储设备,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存储监测数据,并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检查通信模块,如GPRS、无线电台等,确保其信号强度正常,能够稳定传输数据。如发现通信故障,及时检查天线、SIM卡等部件,进行排查和修复。 (4)站房环境维护:保持站房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扫灰尘,防止灰尘进入设备内部影响其正常运行。控制站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应保持在 5 - 35℃,湿度应保持在 40% - 70%。可以使用空调、除湿机等设备进行调节。同时,做好站房的防虫、防鼠工作,安装防虫网、鼠夹等设施,防止昆虫和老鼠对设备造成破坏。 3、季度和年度维护 (1)季度维护:每季度对监测站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性能测试,检查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对站房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包括电线、插座、开关等,确保无老化、短路等安全隐患。对监测站的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检测,保证其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损坏。 (2)年度维护:每年对监测站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维护和保养。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监测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和校准,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对站房进行全面的清洁和翻新,包括墙面、地面、天花板等。对监测站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下一年的维护计划和设备更新方案。 二、使用方法 1、操作前准备 (1)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工作原理、设备结构和操作流程。了解各设备的功能和参数设置,掌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2)资料准备:准备好监测站的相关资料,包括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维护记录等。这些资料将为操作和维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安全检查:在操作前,对监测站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站房内的电气设备接地良好,无漏电现象。检查消防设备是否齐全有效,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正常运行操作 (1)设备启动: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依次启动采样泵、数据采集仪、监测设备等。在启动过程中,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启动,无异常报警。 (2)参数设置:根据监测需求,设置监测设备的参数,如采样时间间隔、测量范围、报警阈值等。确保参数设置准确无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数据查看与分析:通过数据采集仪或监控中心的软件,实时查看监测数据。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判断水质状况是否正常。如发现数据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故障处理 (1)常见故障判断:操作人员应熟悉监测站常见故障的现象和原因,如设备无法启动、数据异常、通信中断等。通过观察设备的运行指示灯、报警信息以及数据变化情况,初步判断故障类型。 (2)故障排除方法:根据故障类型,采取相应的排除方法。对于简单的故障,如设备连接松动、试剂不足等,操作人员可以自行处理。对于复杂的故障,如传感器损坏、电路故障等,应及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在故障排除过程中,应做好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4、数据管理 (1)数据存储:监测站产生的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存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数据可以存储在本地数据采集仪的硬盘中,同时应及时备份至外部存储设备或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中。 (2)数据报表生成:根据需要,定期生成水质监测数据报表,包括日报、周报、月报等。报表内容应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水质参数名称、监测值等信息,以便对水质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3)数据共享与应用:将监测数据及时共享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如环保部门、水利部门、科研机构等。为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数据的合理应用和价值最大化。 三、结论 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检查维护和使用方法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提供准确监测数据的关键。通过日常巡检、定期维护、季度和年度维护等检查维护措施,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故障处理和数据管理,可以延长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相关部门和操作人员应高度重视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管理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和水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