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标水质监测站是部署在水面上的自动化监测设备,能长期连续监测水体参数,为水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但长期漂浮在自然水体中,易受藻类附着、泥沙沉积、生物污染等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下降、设备故障。掌握科学的清洁小窍门,既能提高清洁效率,又能避免因操作不当损坏设备,确保浮标监测站长期稳定运行。 一、传感器探头清洁 定期轻刷去除表面附着物。传感器探头(如溶解氧、pH、浊度等)直接接触水体,极易附着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影响检测信号传输。清洁时需用软毛刷(如羊毛刷或专用尼龙刷)轻轻刷洗探头表面,顺着水流方向刷洗能更高效去除附着物,避免用力过猛划伤探头敏感膜。对于缝隙处的残留杂质,可用棉签蘸纯水擦拭,确保探头表面无可见污染物。建议每周清洁一次,藻类高发季节缩短至3-4天一次。 专用清洁剂提升清洁效果。针对探头表面难以去除的生物膜或水垢,可配制稀释的专用清洁剂(如柠檬酸溶液或专用酶制剂),将探头浸泡5-10分钟后用软刷轻刷,再用纯水冲洗干净。避免使用强酸强碱或含氯强氧化剂,防止腐蚀探头材质。清洁后需将探头在纯水中浸泡15分钟,消除残留清洁剂影响,再重新校准后投入使用,确保检测精度不受清洁过程干扰。 防附着预处理减少清洁频率。清洁后可在探头表面涂抹薄薄一层食品级防粘涂层(需确认与探头材质兼容),减少藻类和杂质附着,延长清洁周期。也可在传感器附近安装小型超声波清洁装置,通过低频振动抑制生物附着,尤其适合藻类高发的湖泊、水库等场景,能大幅降低人工清洁工作量。 二、浮体与结构件清洁 浮体表面定期冲刷去污垢。浮标主体(如聚乙烯浮体或金属框架)长期暴露在水面,易积累灰尘、油污和水生物残留。清洁时可用高压水枪(压力调至中低档位)从顶部向下冲洗,水流角度倾斜30°能更有效冲掉边角污垢。对于金属框架上的锈迹,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后涂抹防锈漆,避免锈蚀扩散。塑料浮体表面的顽固污渍可用中性洗涤剂擦拭,再用清水冲净,防止洗涤剂残留污染水体。 缝隙与连接件重点清洁防积垢。浮体与支架的连接缝隙、螺丝接口处易积存泥沙和腐殖质,长期不清理会导致部件腐蚀或卡顿。可用硬毛刷蘸清水刷洗缝隙,再用高压气枪吹净残留杂质,确保连接件活动自如。橡胶密封圈需用干布擦拭,检查是否有裂纹或老化,必要时涂抹硅基润滑脂,增强密封性和使用寿命,防止渗水损坏内部设备。 舱门与检修口密封清洁防潮湿。浮标设备舱门的密封条和锁扣易沾染灰尘和水汽,清洁时用棉签蘸酒精擦拭密封条,去除霉菌和杂质,保持密封性能。舱门内侧的冷凝水需用干布擦干,放置防潮剂吸收潮气,避免内部电路因潮湿短路。每次清洁后检查舱门是否关紧,锁扣是否牢固,防止雨水或浪花进入设备舱。 三、管路与采样系统清洁 采样管路分段冲洗去沉积。采样管路是污染物最易堆积的部位,泥沙、藻类和有机物易在管路内形成堵塞。清洁时先断开管路接口,用专用清洗刷(刷头尺寸与管径匹配)分段刷洗管路内壁,再用纯水正反冲洗2-3次,直至流出水清澈。对于较长管路,可使用蠕动泵将清洗液(如稀盐酸或专用管路清洁剂)循环泵入管路,浸泡30分钟后冲洗,有效去除内壁水垢和生物膜。 过滤器与阀门定期拆洗防堵塞。采样系统的前置过滤器、电磁阀等部件需定期拆卸清洁,过滤器滤芯用清水冲洗或更换,滤网表面的杂质用软毛刷清理,确保过水通畅。电磁阀阀芯用酒精擦拭,检查是否有异物卡滞,活动部件滴加少量润滑油,确保开关灵活。清洁后重新安装时注意密封垫位置,避免漏水影响采样精度。 排水与通气口防堵塞保流通。浮标底部的排水口、设备舱的通气口易被水草、杂物堵塞,需每周检查并清理。排水口可加装防护网罩,定期取下网罩清理附着的水草和垃圾;通气口的防尘网用吸尘器吸净灰尘,或用清水冲洗后晾干,确保设备舱内外空气流通,避免内部潮湿导致设备损坏。 四、太阳能板与通讯设备清洁 太阳能板清洁增发电量。太阳能板表面的灰尘、鸟粪、水渍会影响发电效率,尤其在多雾或粉尘较多的区域。清洁时用软布蘸清水(或添加少量中性洗涤剂)轻轻擦拭,从板面向下单向擦拭,避免来回摩擦划伤表面涂层。顽固污渍可先用水浸泡几分钟再擦拭,最后用清水冲净,确保板面无水印残留。清洁后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线缆是否有破损,确保电力传输稳定。 通讯天线与传感器清洁防信号弱。GPS天线、4G通讯天线表面的灰尘和水汽会影响信号强度,用干布擦拭天线表面和接口,去除氧化层和杂质,确保信号传输通畅。气象传感器(如风速风向仪、温湿度传感器)的感应部件需用软毛刷轻刷,去除灰尘和蜘蛛网,避免遮挡影响检测精度,尤其注意保护精密感应元件,防止碰撞损坏。 五、结语 浮标水质监测站的清洁需结合设备结构和污染特点,分部位制定针对性方法,既要彻底去除污染物,又要避免损坏设备。通过传感器精准清洁、浮体防腐清洁、管路疏通清洁和能源通讯设备高效清洁,能有效保障浮标监测站的检测精度和运行稳定性。定期清洁不仅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减少故障停机时间,让浮标在水环境监测中持续发挥精准可靠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