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德施logo 迈德施logo

   
   10   03
2025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如何固定在水体中

时间:2025-09-23 11:00:34   访客:30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通过直立杆体搭载水质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等组件,常用于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长期监测,其固定效果直接影响设备稳定性与监测数据可靠性。固定时需结合水体深度、底质类型(如淤泥、砂石、岩石)、水流速度等环境条件,选择适配的固定方式,确保杆体稳固不倾斜、不位移,具体方法如下。

一、固定前准备

固定前需全面评估水体环境,匹配合适的固定配件,为后续安装奠定基础。

首先开展环境勘察,通过现场测量或资料查询,明确监测点的水体深度(区分浅水区<3 米、深水区>3 米)、底质状况(判断是软质淤泥、中质砂石还是硬质岩石)、水流速度(是否存在急流或漩涡)及水位波动范围(如季节性涨落幅度),避免因环境误判导致固定方式不当;同时排查监测点周边是否有水下障碍物(如石块、树根),若有需提前清理或调整安装位置,防止影响固定结构。

其次准备适配固定配件,核心配件包括立杆主体(多为不锈钢或防腐碳钢材质,具备抗腐蚀、抗风浪能力)、固定基座(如混凝土配重块、钢质锚桩)、连接件(如法兰盘、螺栓)及加固件(如斜拉索、防晃支架)。软质底质需侧重配重类配件,硬质底质需准备锚桩或膨胀螺栓,水流湍急区域需额外配备抗冲刷加固件,确保配件材质与水体环境适配(如海水环境需选耐腐蚀不锈钢,避免生锈损坏)。

二、核心固定方式

根据水体深度与底质类型,立杆式监测站的核心固定方式分为三类,需针对性操作以保障稳固性。

1、浅水区固定:配重或插入式为主

浅水区(水深<3 米,底质为淤泥或砂石)常用配重固定或插入固定,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

配重固定适用于软质淤泥底质,先将立杆底部与预制混凝土配重块(或钢质配重篮,内装砂石)通过法兰盘连接紧固,确保连接处无松动;再将组装好的立杆与配重块一同缓慢放入水体,使配重块完全沉入淤泥中,利用配重重量压制立杆,防止倾倒。若淤泥较厚(>50 厘米),可在配重块下方加装钢板底座,增大与淤泥的接触面积,避免配重块深陷淤泥导致立杆倾斜;若底质为砂石,可在配重块底部焊接尖刺,增强与砂石的摩擦力,减少位移。

插入固定适用于砂石或浅硬底质,选择壁厚较厚的立杆(增强抗弯折能力),将立杆底部削尖或焊接锥形钢头,通过机械或人工力量将立杆直接插入水底砂石层,插入深度需满足杆体稳固(通常为杆体水下部分长度的 1/3-1/2);插入后可在立杆周围填充砂石或浇筑少量混凝土,进一步固定立杆,防止水流冲刷导致松动。

2、深水区固定:锚桩或桩基固定为主

深水区(水深>3 米,底质为砂石或岩石)需通过锚桩或桩基固定,增强抗风浪与水流冲击能力。

锚桩固定适用于砂石底质,先将钢制锚桩(顶部带法兰盘)通过打桩设备打入水底砂石层,确保锚桩垂直且稳固(打入深度根据底质硬度调整,通常需穿透松散砂石层至坚硬土层);再将立杆底部法兰盘与锚桩法兰盘对齐,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紧固,螺栓需涂抹防锈剂,防止水体腐蚀导致松动。若水流速度较快,可在立杆与锚桩连接处加装加强筋,增强连接强度,同时在立杆中部加装横向支撑,减少水流对杆体的侧向冲击力。

桩基固定适用于岩石底质,先通过水下钻孔设备在岩石底质上钻出适配孔径的孔位,清理孔内碎石;将带膨胀螺栓的钢质桩基放入孔中,拧紧膨胀螺栓使桩基与岩石紧密固定;最后将立杆与桩基通过法兰盘连接,确保连接处密封防水(加装防水密封圈),防止水分渗入螺栓导致腐蚀。

3、复杂水域固定:组合式加固

在水流湍急、水位波动大或底质复杂(如混合底质)的水域,需采用 “主固定 + 辅助加固” 的组合方式,提升整体稳定性。

主固定仍以配重、锚桩或桩基为主,辅助加固可加装斜拉索或防晃支架:斜拉索加固需在立杆顶部向岸边或水下固定点(如固定锚)拉设 3-4 根耐腐蚀钢索,钢索一端与立杆顶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岸边混凝土墩或水下锚桩上,调整钢索张力使立杆保持垂直,避免水流或风浪导致杆体晃动;防晃支架加固适用于靠近岸边的监测站,在立杆中部与岸边墙体或固定桩之间加装金属支架,支架两端分别与立杆和岸边固定点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增强立杆抗侧向力能力。

三、加固与防护

固定完成后需做好加固与防护措施,避免固定结构因环境因素损坏,保障长期稳定。

首先做好防腐处理,对立杆、法兰盘、螺栓等金属部件涂刷防腐涂层或热镀锌,海水环境需额外加装防腐套,防止水体腐蚀导致部件生锈损坏;定期检查连接件,每 3-6 个月水下或岸边检查螺栓紧固情况,若有松动及时拧紧,损坏部件及时更换。

其次应对水位波动,若监测点水位季节性涨落明显,可将立杆设计为可调节高度(如分段式立杆,通过法兰盘调整高度),或在立杆底部预留足够长度,避免水位上涨时立杆被淹没过多,或水位下降时立杆底部暴露导致固定不稳;同时在立杆靠近水面位置加装防撞环(如橡胶环),防止船只或漂浮物撞击立杆,损坏固定结构。

最后做好日常维护,定期清理立杆周围的水草、漂浮物,避免其缠绕立杆影响稳定性;极端天气(如台风、暴雨)后,及时检查固定结构是否完好,若有倾斜、位移需立即修复,确保监测站持续稳定运行。

四、结论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的固定核心是 “因地制宜”,需结合水体深度、底质类型与水流条件选择适配方式,浅水区侧重简便固定,深水区强化抗冲击固定,复杂水域采用组合加固。同时做好固定前环境勘察、固定后防腐防护与日常维护,才能确保固定结构稳固耐用,为监测站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进而输出准确、可靠的水质监测数据。


上一条: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的使用效果如何 下一条: 浮标水质监测站在开放水域的部署注意事项

点击排行

 
  • 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的要素包括哪些
  • 对海上浮标的种类与用途归纳
  • 海洋观测浮标的种类及用途
  • 海洋浮标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和劣势
  • 水质pH传感器的故障排除方法
  • 浮标在线溶解氧监测仪的应用
  • 海洋浮标的几种类型及优势分析
  • 海洋浮标的用处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 海洋监测是做什么的?海洋环境监测的定义
  • 关于海上浮标的作用和分类
  •  

     

    
    迈德施浮标站 咨询客服热线:
    181-5666-5555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390号商会大厦15楼
    Email:info@mdsah.com
    电话:400-617-8617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1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