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德施logo 迈德施logo

   
   10   03
2025


地下管网水质监测系统应该如何安装呢

时间:2025-09-24 10:44:50   访客:32

地下管网作为城市供水、排水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居民用水安全与生态环境健康。地下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的安装需适配管网密闭、空间狭窄、环境潮湿等特殊条件,同时确保监测设备稳定运行与数据精准采集。科学规范的安装流程,是保障系统长期发挥监测作用的关键,具体可分为安装前准备、监测点选址布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与防护加固五个核心环节。

一、安装前准备工作

安装前需全面排查管网情况与准备适配设备,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首先,收集地下管网的设计图纸、管径大小、埋深、材质(如钢管、PE管、混凝土管)及水流方向、流速等基础信息,明确管网关键节点(如管网交汇口、加压泵站前后、水质易波动路段)的位置,避免安装时破坏管网结构。其次,根据管网环境与监测需求,选择适配的监测设备:水质传感器需具备耐高压、防腐蚀特性(适配管网内可能存在的酸碱物质),数据采集仪需支持低功耗与无线传输(适应地下信号较弱环境),采样装置需匹配管网管径,避免影响水流正常流通。同时,准备施工工具(如管网开孔器、密封胶、防水胶带)、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滑手套、通风设备)及应急物资(如管道修补材料),确保施工安全与应对突发情况。

二、监测点选址与布设

监测点的合理布设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代表性,需结合管网功能与水质风险点科学选址。供水管网优先选择以下位置:一是管网末梢(如居民小区入口处),监测终端水质是否达标;二是管网中途加压泵站前后,评估加压过程对水质的影响;三是新旧管网连接段,监测管网材质差异可能导致的水质变化;四是历史水质问题频发路段,实现重点区域精准监测。排水管网则重点布设在工业废水接入市政管网的交汇口、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及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合流段,及时捕捉污染物汇入情况。

布设时需注意:监测点间距根据管网密度调整,供水干管每1-2公里布设1个,支管每0.5公里布设1个;排水管网可根据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密布设;监测点需避开管网转弯处、阀门井(避免水流漩涡影响采样)及沉降风险区(防止设备因管网沉降受损)。确定位置后,在地面做好标记,同时检测该区域地下是否存在其他管线(如燃气管道、电缆),避免施工时交叉破坏。

三、核心设备安装流程

设备安装需严格遵循管网施工规范,确保不影响管网正常运行与设备检测精度。

1、采样装置安装:先关闭监测点附近的管网阀门,降低管内水压,用专用开孔器在管网侧壁开孔(开孔直径与采样装置匹配),清理孔口碎屑后,将采样管缓慢插入管网内,采样管末端需朝向水流方向(确保采集到流动水样,避免死水影响数据),插入深度根据管径调整(如管径500mm以上时,插入深度为管径的1/3,避免触碰管壁或管底沉积物)。安装完成后,用密封胶与防水胶带对开孔处进行密封,防止管网漏水,待密封胶固化后(通常24小时),缓慢打开阀门,检查密封处是否渗漏。

2、水质传感器安装:将传感器固定在采样管末端的专用支架上,确保传感器探头完全浸入水样,且与管壁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水流冲击或管壁杂质附着)。若管网内水流流速较快,需加装防冲击保护套,防止传感器因水流冲击移位或损坏;若管网内存在泥沙等沉积物,需在传感器前方加装过滤装置,避免杂质堵塞传感器探头。

3、数据采集仪与供电装置安装:数据采集仪通常安装在管网附近的地面控制箱内(控制箱需具备防水、防盗功能),通过线缆与传感器连接,线缆需穿入防水套管,沿管网外壁固定,避免浸泡在地下水中。供电装置优先选择太阳能供电(搭配蓄电池,适应地下无外接电源环境),太阳能板安装在地面开阔、无遮挡处,确保采光充足;若地下信号较弱,可在控制箱旁加装信号放大器,保障数据正常传输。

四、系统调试与数据验证

安装完成后需进行系统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与数据准确。首先,检查各设备连接情况: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的线缆是否接触良好,采样装置是否通畅(可通过手动抽取水样测试),供电装置是否稳定(太阳能板发电量、蓄电池电量是否达标)。其次,启动监测系统,进行传感器校准:用标准溶液校准pH、余氯等传感器,通过采样检测管网实际水样,对比实验室检测结果与系统监测数据,若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如pH偏差±0.2),调整传感器参数或重新安装采样装置。

同时,测试数据传输功能:观察数据采集仪是否能将实时数据(如浊度、溶解氧、电导率)传输至后台管理系统,传输延迟是否在合理范围(通常不超过5分钟);模拟管网内水流变化(如调整阀门改变流速),检查传感器是否能快速响应水质参数变化,确保系统监测的灵敏度。

五、防护加固与标识设置

地下环境潮湿、易受外力干扰,需对设备进行防护加固。一是对控制箱与线缆进行防水处理:控制箱底部加装防水垫层,箱门缝隙处粘贴防水胶条,线缆接口处用防水胶带缠绕密封,防止雨水或地下水渗入损坏设备。二是对管网开孔处与传感器进行防腐加固:在开孔密封处涂刷防腐涂料(适配管网材质),传感器外壳包裹防腐胶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三是设置物理防护:在监测点地面安装警示标识(如“水质监测设备,禁止破坏”),控制箱加装防盗锁,避免人为损坏;若监测点位于道路旁,需在控制箱周围设置防撞护栏,防止车辆撞击。

此外,在管网图纸上标注监测点位置与设备型号,建立安装档案,记录安装时间、操作人员、设备参数等信息,便于后续运维管理。

六、结论

地下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的安装是一项兼顾技术适配性与施工安全性的工作,需从前期准备、选址布设到设备安装、调试防护全流程严格把控。只有结合管网实际环境选择适配设备,科学布设监测点,规范安装与调试,才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精准捕捉管网水质变化,为地下管网水质管理、风险预警与故障排查提供可靠数据支持,进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与排水污染防控成效。


上一条: 水质自动监测站:核心优势与显著特点 下一条: 如何判断微型水质监测站的测量准确性

点击排行

 
  • 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的要素包括哪些
  • 对海上浮标的种类与用途归纳
  • 海洋观测浮标的种类及用途
  • 海洋浮标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和劣势
  • 水质pH传感器的故障排除方法
  • 浮标在线溶解氧监测仪的应用
  • 海洋浮标的几种类型及优势分析
  • 海洋浮标的用处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 海洋监测是做什么的?海洋环境监测的定义
  • 关于海上浮标的作用和分类
  •  

     

    
    迈德施浮标站 咨询客服热线:
    181-5666-5555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390号商会大厦15楼
    Email:info@mdsah.com
    电话:400-617-8617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1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