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设施,其稳定运行依赖规范的维护保养。日常巡检需定期开展外观检查,查看浮体有无裂缝、变形与腐蚀,确认系泊系统的缆绳、锚链无磨损、断裂及松动,保证连接件紧固。同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核查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模块等设备运行参数,确保供电正常、信号稳定且无异常报警,还要记录海况信息,检查防生物附着装置与防腐蚀涂层有效性,评估极端天气后浮标的稳定性。 
一、日常巡检规范 外观检查:定期观测浮标主体结构,检查浮体是否存在裂缝、变形或腐蚀现象,确认系泊系统的缆绳、锚链无磨损、断裂或松动,连接件紧固状态良好。 设备状态核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查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模块等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各组件供电正常、信号稳定,无异常报警提示。 环境适配检查:记录浮标所处海域的海况信息,检查防生物附着装置、防腐蚀涂层的有效性,评估极端天气后浮标整体稳定性。 二、核心部件维护 传感器维护:按季度对水文、气象、水质类传感器进行校准,清洁感应探头表面的污垢与生物附着,检查传感器接线端子的密封性,防止海水渗入造成短路。 供电系统维护:每月检查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清洁度,清理灰尘、盐雾残留,确保光电转换效率;每半年检测蓄电池电压、容量,更换老化电池,检查充电控制器工作状态。 通信与数据模块维护:定期测试卫星、4G/5G 等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与数据传输速率,清理通信天线表面杂物,检查数据存储模块的存储空间与数据完整性。 三、故障处理流程 故障诊断:当监测数据异常或设备报警时,先通过远程系统排查软件故障,如参数配置错误、程序卡顿;若远程无法解决,结合现场巡检定位硬件故障部位。 应急处置:对轻微故障(如传感器校准偏差),可通过远程指令调整;对严重故障(如缆绳断裂、设备损坏),立即启动应急回收流程,避免浮标漂移或数据丢失。 修复与复位:更换故障部件后,需重新校准设备参数,进行至少 24 小时的试运行,确认数据正常后,将浮标重新部署至指定监测位置。 四、数据管理与安全 数据备份:每日自动备份监测数据至本地服务器与云端,每周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安全防护:定期更新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补丁,设置访问权限密码,防止未授权操作;检查设备接地系统,避免雷击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五、维护记录管理 建立完整的维护档案,详细记录每次巡检、维护、故障处理的时间、内容、操作人员及设备状态,便于追溯设备运行历史,制定后续维护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