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水中油传感器长期接触含油水体,探测面易附着油污、悬浮物等杂质,导致信号漂移、检测精度下降,需通过标准化清洗流程清除污染物,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一、清洗前准备 设备停机与安全防护:关闭传感器电源,断开与监测系统的连接,避免清洗过程中电路短路;操作人员佩戴耐化学腐蚀手套、护目镜,防止清洗试剂接触皮肤与眼睛。 工具与试剂准备:准备专用清洗工具(如软毛刷、无尘布、专用清洗槽),以及适配的清洗试剂(如中性洗涤剂、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确保试剂在有效期内且无变质、污染。 状态记录:记录清洗前传感器的运行参数(如信号值、检测误差)、外观状态(如探测面油污附着程度),便于清洗后对比校验。 二、分步骤清洗操作 初步除杂:将传感器从监测水体中取出,用无尘布轻轻擦拭外壳表面的浮尘、水珠,避免杂质进入后续清洗环节;对探测面进行初步清理,用软毛刷蘸取少量去离子水,轻柔刷除表面可见的悬浮物、松散油污,防止硬刷划伤探测面涂层。 试剂清洗:将传感器探测端浸入盛有中性洗涤剂溶液的清洗槽中,浸泡规定时间(通常 5-10 分钟),期间用软毛刷轻柔刷洗探测面,确保洗涤剂充分接触油污;若油污残留较顽固,可更换为无水乙醇浸泡(浸泡时间不超过 5 分钟),利用乙醇的溶解性清除顽固油污,避免长时间浸泡损坏元件。 清洗后干燥:将清洗后的传感器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探测面及外壳,直至无洗涤剂、乙醇残留(可通过检测冲洗水的电导率确认);用无尘布吸干表面水分,将传感器置于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烘干导致元件老化。 三、清洗后校验与复位 外观与参数校验:检查传感器探测面是否洁净、无划痕,外壳无损坏;重新连接电源与监测系统,启动设备进行空白校准(用不含油的标准纯水作为校准液),对比清洗前后的信号值、检测精度,确保参数恢复至正常范围。 试运行监测:将校验合格的传感器重新部署至监测点位,连续运行 1-2 个监测周期,实时观察信号输出稳定性,确认无漂移、波动现象,检测数据与标准样品比对误差符合要求。 记录归档:将清洗日期、操作人员、清洗试剂类型、浸泡时间、清洗前后参数变化等信息详细记录至设备维护档案,为后续清洗周期制定提供依据。 四、注意事项 禁止使用强酸、强碱或腐蚀性强的试剂,避免损坏传感器探测面涂层与内部元件; 清洗过程中动作需轻柔,严禁用力擦拭、碰撞探测面,防止光学元件或电路受损; 若清洗后参数仍异常,需排查是否存在元件老化、故障,而非单纯油污问题,必要时联系专业人员检修。 通过标准化清洗流程,可有效清除数字水中油传感器的污染物,恢复检测精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水中油含量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