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数水质电极的原理与工作流程涉及多个方面。 
一、多参数水质电极的原理 多参数水质电极是一种集成了多个单参数电极的复合电极,其原理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电极传感器,根据不同的电化学反应原理,对水样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得到各项水质参数的值。这些参数包括但不限于pH值、溶解氧、电导率以及化学需氧量(COD)等。 1、H值测量原理: 通常采用玻璃电极法。传感器中的pH电极由玻璃膜和参比电极组成。 当玻璃膜浸入水中时,水中的氢离子会与玻璃膜表面发生离子交换,形成电位差。 这个电位差与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通过测量电位差并进行计算和校准,可以得出水的pH值。 2、溶解氧测量原理: 常采用电化学法中的极谱法或原电池法。 在极谱法中,传感器有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当它们浸没在水中并外加一定的极化电压时,水中的溶解氧会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根据法拉第定律,电流的大小与水中溶解氧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电流即可确定溶解氧的含量。 3、导率测量原理: 基于欧姆定律原理。传感器中有两个电极,当它们插入水中时,水就成为了一个导体。 在一定的电场作用下,水中的离子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导率等于电极间的电阻的倒数,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阻(通常采用交流电源以避免电极极化),再结合电极的几何参数等,就可以计算出水的电导率。 二、多参数水质电极的工作流程 1、仪器准备: 在使用前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手册,了解仪器的功能、技术参数及注意事项。 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无损,电极是否清洁,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或电源连接是否正常。 2、校准仪器: 根据说明书指导,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这通常涉及到使用标准溶液来校正传感器。 3、采集水样: 根据检测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位置。 使用干净的容器采集水样,避免污染。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水样量。 4、开始测量: 将电极或仪器放置于水样中,等待显示稳定读数。根据仪器的不同,可能需要手动选择测量模式或参数。 5、记录与分析数据: 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注意保存数据以便后续分析。 对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评估水质状况。 6、清洗电极: 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电极,防止残留物质影响下次测量。 7、关闭仪器: 完成所有测量后,按说明书要求关闭仪器,并妥善存放。 多参数水质电极通过集成多个单参数电极并利用不同的电化学反应原理实现对水质多个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其工作流程包括仪器准备、校准、采集水样、开始测量、记录与分析数据、清洗电极以及关闭仪器等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