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臭氧传感器如何校准
时间:2025-09-01 13:34:36   访客:46

数字臭氧传感器通过特定检测原理(如电化学、紫外吸收法)将臭氧浓度转化为数字信号,长期使用后易因部件老化、环境干扰导致检测偏差,需定期校准以保障数据准确性。校准需遵循 “准备 - 校准 - 验证” 的标准化流程,围绕零点校准与跨度校准两大核心环节展开,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是校准前的准备工作。需先调控校准环境,确保场地温度稳定在传感器规定的校准温度范围(通常为 20-25℃),相对湿度控制在 40%-60%,避免温度剧烈波动或高湿环境影响传感器响应;同时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如大功率电机、高频设备)与臭氧泄漏源,防止干扰校准信号。随后检查传感器状态:确认传感器外观无破损,线缆与接头连接牢固、无锈蚀,通电预热至规定时间(通常为 30-60 分钟),待传感器输出信号稳定后再启动校准,避免因预热不充分导致校准偏差。

校准用气体与设备准备是关键:需准备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零气(纯度≥99.999% 的洁净空气,不含臭氧及其他干扰气体)与标准臭氧气体(浓度需覆盖传感器主要检测范围,且不确定度≤2%),标准气体需在有效期内,储存运输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与剧烈震动;同时准备校准气体传输管路(选用惰性材质如聚四氟乙烯管,避免吸附臭氧)、气体流量控制器(精度≥0.5 级)及校准软件(传感器配套或第三方专业校准软件),确保管路无泄漏、流量控制器能精准控制气体流速(通常为 500-1000mL/min)。

其次是核心校准流程,分为零点校准与跨度校准两步。

第一步为零点校准:将零气接入传感器进气口,通过流量控制器调节气体流速至传感器规定值,确保零气稳定流经传感器检测腔;待传感器输出信号稳定(通常需 10-15 分钟,信号波动≤±1%)后,在校准软件中选择 “零点校准” 功能,软件自动记录当前信号值作为零点基准,完成零点校准。若传感器无自动校准功能,需手动记录零气状态下的输出值,作为后续计算修正依据,校准过程中需确保零气持续稳定供应,避免中断导致校准失败。

第二步为跨度校准:关闭零气供应,待管路内残留零气排空后,接入标准臭氧气体,同样调节流速至规定值,让标准气体充分与传感器检测元件接触;等待信号稳定(时间与零点校准一致,确保传感器充分响应臭氧)后,在软件中输入标准气体的实际浓度值,执行 “跨度校准” 指令,软件根据标准浓度与传感器实际输出信号的差值,自动修正校准曲线斜率,完成跨度校准。若需多点跨度校准(覆盖传感器全检测范围),需按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接入不同浓度的标准臭氧气体,重复上述稳定信号、输入浓度、执行校准的步骤,确保校准曲线线性良好,各浓度点偏差均在允许范围(通常为 ±3%)内。

再者是校准后的验证与记录。校准完成后需进行验证测试:接入与跨度校准浓度相近的中间浓度标准臭氧气体,检测传感器输出值与标准浓度的偏差,若偏差≤±3%,则说明校准有效;若偏差超出范围,需重新检查校准气体浓度、管路密封性或传感器状态,排除问题后再次校准。同时需测试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与恢复时间,确保在规定范围内(响应时间≤60 秒,恢复时间≤120 秒),验证传感器动态性能是否正常。

校准记录需详细完整,包括校准日期、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型号与序列号、零气纯度、标准气体浓度与批号、流量参数、校准前后的输出值、校准偏差等信息,必要时附上校准软件生成的校准报告;同时在传感器校准档案中更新校准记录,明确下次校准周期(通常为 3-6 个月,若传感器用于高浓度臭氧环境或频繁使用,需缩短至 1-2 个月),确保校准工作可追溯。

最后是校准后的维护:校准结束后需用零气冲洗传感器管路与检测腔 10-15 分钟,去除残留臭氧,避免腐蚀检测元件;拆卸校准管路,检查传感器进气口是否有污染,若有杂质需用洁净空气吹扫;更新传感器内部校准参数,确保日常使用时调用最新校准曲线,同时清洁传感器外壳与接口,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通过规范的校准流程,可有效修正数字臭氧传感器的检测偏差,保障其长期稳定输出准确的臭氧浓度数据,为臭氧监测场景(如空气质量监测、工业尾气处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返回

© Copyright 2023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

首页

关于迈德施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