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杆式水质监测岸边站冬季维护需遵循 “防冻防凝、防雪抗风、数据连续” 原则,针对冬季低温冰冻、风雪侵袭、湿度变化大的特点,聚焦设备运行稳定性与数据准确性,通过预防性维护与针对性防护,避免低温冻损、积雪荷载、结冰堵塞等问题影响监测功能,同时兼顾维护操作安全性与设备使用寿命。 一、核心设备防冻维护 管路与采样系统防冻:对水样传输管路、采样泵及储样装置,采用 “保温 + 伴热” 双重防护。选用阻燃保温棉包裹管路,外部加装防水铝箔层;关键管路(如采样管、排空管)串联自限温伴热带,设定最低启动温度(通常 5℃以下自动启动),定期检查伴热带供电与温控功能,确保管路内水体不结冰。非监测时段需排空管路残留水样,避免冻胀损坏管路。 电气设备低温防护:对立杆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数据传输天线,检查其固定支架的抗冻韧性,避免低温导致金属支架脆裂;电池储能舱加装保温层,内部放置低温启动辅助装置,确保电池在 - 10℃以下仍能正常供电;控制柜内安装小型加热模块,维持舱内温度在 5℃以上,防止线路板凝露短路或元件冻损。 二、立杆结构与外部部件维护 立杆主体与基础防护:检查立杆垂直度,清除底部积雪与积冰,避免冰雪荷载导致立杆倾斜;对立杆与地面连接的混凝土基础,填补表面裂缝,涂刷抗冻防腐涂料,防止冻融循环破坏基础结构;金属连接件(如法兰、螺栓)涂抹防冻润滑脂,防止低温锈蚀或卡死,每半月检查一次螺栓紧固度。 传感器与外部附件维护:水下监测传感器(如溶解氧、浊度探头)需定期清理表面结冰与附着污物,检查传感器防护外壳的抗冻性,避免低温开裂;岸边站的摄像头、雨量计等外部附件,清除镜头与感应部件积雪,摄像头加装除雾加热片,雨量计加装防雪罩,确保监测数据采集不受干扰。 三、数据与系统保障维护 数据传输与存储检查:测试数据传输模块在低温环境下的信号稳定性,清理天线表面积雪,确保 4G/5G 或卫星信号正常;定期备份本地存储数据,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检查数据采集软件的低温适配性,及时修复数据断连、采集间隔异常等问题。 系统功能调试:每周进行一次全系统功能测试,包括采样、分析、数据上传、报警功能等,重点测试防冻装置(如伴热带、加热模块)的启停逻辑,确保设备在温度骤降时能自动触发防护措施;模拟断电、信号中断等异常情况,验证备用电源与应急数据存储功能是否正常。 四、应急处理与记录管理 突发故障应急响应:若出现管路冻裂、立杆倾斜、数据中断等故障,优先保障人员安全,穿戴防滑防冻装备进行现场处置,必要时启用备用监测设备;对冻损部件,采用低温兼容的替换件,修复后进行 24 小时试运行监测。 维护记录与总结: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防冻措施检查、部件修复、数据校准等)、环境温度与设备运行参数,分析冬季故障高发点;根据维护记录优化下一年度冬季维护计划,如调整伴热带启动温度、增强特定部件保温等级,提升维护针对性与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