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附着是湖泊浮标水质监测站运行中的常见问题,藻类、微生物、小型水生生物等附着在设备表面及传感器探头,会阻碍水质参数检测、影响数据准确性,需通过科学实操流程开展清理工作,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清理前需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专用清理工具,包括软质毛刷(避免刮伤传感器表面)、高压喷水枪(压力调节至 0.3-0.5MPa,防止损伤设备部件)、中性清洁剂(禁用腐蚀性化学药剂,避免破坏传感器涂层),同时配备绝缘手套、防滑鞋等防护装备,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其次需提前与监测中心沟通,暂停浮标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记录清理前设备运行参数,便于清理后对比验证。此外,需评估现场环境,确认湖面风力、水流速度符合安全作业条件,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开展清理工作。 清理实操需按步骤有序进行。第一步针对浮标本体,先用高压喷水枪对浮标外壳、支架等部位进行初步冲洗,去除表面松散的生物附着层;对于顽固附着区域,用软质毛刷蘸取中性清洁剂轻轻擦拭,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无清洁剂残留。第二步聚焦传感器组件,拆卸传感器探头时需轻拿轻放,用软毛刷小心清理探头表面附着的生物膜,若存在硬化附着层,可先将探头浸泡在专用生物分解液中(浸泡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再进行轻柔擦拭,避免损伤探头敏感元件;清理后需用纯水冲洗探头,并用干净软布吸干表面水分,检查探头外观无损伤后再重新安装。第三步处理数据传输接口与供电模块,用干燥软布擦拭接口处的生物附着与湿气,确保接口接触良好,对光伏板表面的藻类附着,用软毛刷配合清水清理,保持光伏板透光性。 清理完成后需做好收尾与验证工作。恢复浮标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对比清理前后的监测数据,确认参数无异常偏差;记录清理时间、使用工具及设备状态,建立维护档案;若发现传感器损伤或数据异常,需及时联系专业人员检修,避免影响后续监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