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期湖泊水位大幅下降、水体环境变化显著,易导致浮标搁浅、设备暴露受损、监测数据偏差等问题,需针对性开展保养工作,保障设备在特殊时期的稳定运行与监测精度。 首先需重点做好浮标水位适配调整。随着湖泊水位降低,浮标原有固定装置易因底部支撑不足出现倾斜或搁浅,需定期测量水位变化,及时调整锚链长度,确保浮标始终处于合理漂浮状态,避免底部结构与湖底淤泥、石块直接碰撞。同时,检查浮标吃水深度,若因水位过低导致部分设备暴露,需加装临时防护套,防止紫外线直射、风沙侵蚀对设备外壳及传感器造成损坏。 其次强化设备清洁与污染物防控。枯水期水体流动性减弱,淤泥、藻类等污染物易在浮标底部及传感器周围堆积,需增加清理频次,用软质工具清理浮标本体附着的泥沙,对传感器探头采用纯水冲洗结合专用清洁棉擦拭的方式,去除表面污染物,避免堵塞检测通道。此外,关注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定期检查水质传感器对氮、磷等参数的检测灵敏度,必要时进行现场校准,确保数据准确性。 再者注重供电与传输系统维护。枯水期多伴随干旱、大风天气,光伏板表面易积累灰尘、沙粒,需定期用干布擦拭光伏板,保持表面清洁以保障发电效率;检查蓄电池储电状态,适当调整充电保护参数,防止因光照强度变化导致蓄电池过度放电或充电不足。同时,加固数据传输天线,检查线路接口密封性,避免风沙、干燥空气导致接口氧化或接触不良,确保数据稳定传输。 最后做好设备状态全面排查。定期对浮标结构完整性进行检查,查看外壳是否因水位变化与湖底物体摩擦产生破损,及时修补并做好防腐蚀处理;测试应急定位系统与报警装置,确保在浮标移位、设备故障时能及时发出信号;整理保养记录,根据枯水期设备运行情况调整后续维护计划,为丰水期设备重启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