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水质监测站是集成多种水质传感器(如pH、COD、氨氮、溶解氧等)的小型化监测设备,具备体积小、部署灵活、成本低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河道、湖泊、水库、工业园区排水口等场景的常态化水质监测。其使用效果与操作规范、维护频率密切相关,掌握科学的使用技巧并规避潜在风险,才能确保长期稳定输出可靠数据,以下从核心维度展开解析。 一、站点选址 1、使用技巧 选址需优先保证水样代表性,避免局部异常影响整体数据。监测地表水时,应选在水体流动平稳、无明显遮挡的区域(如河道中部、湖泊开阔处),避开水草密集区(水草会影响溶解氧、pH值检测)、岸边排污口正下方(局部高浓度易导致数据失真);监测工业排水时,需布设在排水口下游10-20米处,确保水样充分混合,同时远离水泵、阀门等易产生水流扰动的设备。此外,选址需兼顾设备安全与运维便捷性,优先选在靠近道路、便于人员到达的位置,且避开航道、陡坡、雷击高发区(如山顶空旷处),降低设备损坏与运维难度。 2、注意事项 不可将站点布设在死水区域(如河道死角),死水易滋生藻类、积累污染物,数据无法反映流域整体水质;避免在高浊度、高泥沙含量的河段(如暴雨后的山区河道)长期监测,大量泥沙会磨损传感器探头、堵塞采样管路,缩短设备寿命;若监测区域水位波动大(如潮汐影响的河口),需确认设备防护等级适配(如防水深度满足最高水位要求),必要时加装水位预警装置,防止设备被淹没。 二、设备部署 1、使用技巧 设备部署需按“固定基座-传感器安装-线缆连接-调试通电”的顺序操作。固定基座时,采用混凝土浇筑或不锈钢支架固定,确保基座水平、稳固(避免设备晃动影响传感器检测),基座高度需高于历史最高水位,防止被水浸泡;安装传感器时,需按说明书要求调整浸入深度(如溶解氧传感器需在水面下0.5-1米,避免水面波动影响),且传感器探头朝向水流方向,减少泥沙附着;线缆连接时,需做好防水处理(如接头处缠绕防水胶带、套上防水套管),同时将线缆固定在支架上,避免水流冲刷导致接头松动。 2、注意事项 传感器不可直接接触河床淤泥或硬物(如石块),需通过支架悬空固定,防止探头磨损;不同类型传感器需分开安装,避免相互干扰(如pH传感器与COD检测模块间距需大于0.5米,防止试剂残留影响);通电前需仔细检查线缆连接顺序,不可混淆电源线与信号线(接反可能烧毁设备),且确保供电电压稳定(如户外使用太阳能供电时,需搭配储能电池,避免阴天断电)。 三、日常操作 1、使用技巧 日常操作核心是“定期校准+实时监控”。每日需通过远程平台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如传感器是否在线、数据是否连续),若发现数据跳变(如COD值突然飙升或降至零),需先排查是否为设备故障(如传感器离线),而非水质真实变化;每周需进行一次现场巡检,重点检查传感器表面清洁度、线缆是否破损、供电模块(如太阳能板)是否被遮挡;每月需按说明书要求进行传感器校准(如用标准溶液校准pH、氨氮传感器),校准前需彻底清洁探头,避免残留污染物影响校准精度。 2、注意事项 不可长期依赖设备自动监测而不进行人工校准,传感器会因使用时间增长出现漂移,未校准易导致数据偏差;操作传感器时需佩戴手套,避免手部汗液、油脂污染探头(影响检测精度);校准用的标准溶液需在有效期内,且不可反复使用(多次使用易导致浓度变化),剩余溶液需按危险废弃物规范处理,不可随意倾倒。 四、维护保养 1、使用技巧 维护需聚焦“清洁、更换、检查”三大重点。清洁传感器时,每周用软毛刷蘸纯水轻轻刷洗探头表面(去除藻类、泥沙附着),若探头有顽固污渍(如油污),可用稀释的中性清洁剂擦拭,再用纯水冲洗干净;易损耗材(如采样管路、过滤膜)需按使用周期更换(如过滤膜每2-4周更换一次),避免堵塞影响采样;检查设备时,每月查看电池电量(太阳能供电设备需清理太阳能板表面灰尘,保证充电效率)、柜体密封性(户外控制柜需检查密封条是否老化,防止雨水进入),每季度测试报警功能(如模拟水质超标,查看是否能正常推送预警信息)。 2、注意事项 清洁传感器不可用硬物(如钢丝球)刮擦探头表面,会损坏探头涂层(如溶解氧传感器的透氧膜);不可混用不同品牌、型号的耗材(如过滤膜需用设备专用规格),不匹配的耗材会影响采样精度或堵塞管路;长期闲置设备前,需将传感器从水中取出,清洁后浸泡在专用保护液中(如pH传感器浸泡在pH保护液),控制柜内放置干燥剂,避免部件受潮、老化。 五、异常处理 1、使用技巧 常见异常需按“先排查简单问题,再处理复杂故障”的逻辑应对。数据中断时,先检查供电是否正常(如查看太阳能板是否被遮挡、电池是否亏电),再排查网络模块(如4G天线是否松动、SIM卡是否欠费);数据偏差过大时,先清洁传感器探头并重新校准,若校准后仍异常,再检查传感器是否老化(如使用超过寿命的COD传感器需更换);设备报警时,需先确认报警类型(如水位过高、传感器故障),水位过高需及时现场查看,传感器故障需记录故障代码,联系厂家技术人员排查。 2、注意事项 不可在未断电的情况下拆卸传感器或线缆,易导致触电或设备损坏;遇到复杂故障(如主板故障、传感器完全失效),不可自行拆解维修,需联系厂家专业人员,避免因操作不当扩大故障范围;异常处理后需及时补传缺失数据(如设备断电导致的数据空白),并在数据记录中注明异常原因与处理过程,确保数据追溯性。 六、结语 微型水质监测站的使用核心是“精准选址、规范部署、定期维护、快速响应”,操作人员需结合监测场景特性,灵活调整使用技巧,同时严格遵守注意事项,才能在发挥其“小型化、低成本”优势的同时,保障数据质量与设备寿命。随着水质监测精细化需求的提升,微型水质监测站将成为流域治理、企业管控的重要工具,科学使用才能最大化其环境监测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