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作为长期运行于复杂海洋环境的监测设备,使用过程中常面临各类疑问,以下针对核心问题展开解答,为设备管理与维护提供参考。 一、设备运行类问题 浮标出现倾斜或位置偏移,可能原因是什么? 浮标倾斜或偏移多与锚系系统相关,如锚链断裂、锚体移位,或受强风浪、洋流冲击导致固定结构失效;也可能因浮标壳体附着过多海洋生物,破坏重心平衡。需先通过远程定位系统确认浮标位置,再结合现场检查锚系完整性与壳体清洁度,针对性修复或清理。 浮标供电系统突然断电,该如何排查? 优先检查太阳能电池板是否被遮挡、损坏,或蓄电池老化导致储电能力下降;其次排查供电线路是否因腐蚀、震动出现断路,以及电源管理模块是否故障。可通过远程监测系统查看供电参数,若远程无法定位,需现场检测各供电组件,更换故障部件。 二、数据监测类问题 监测数据出现异常跳变,并非环境实际变化,原因有哪些? 可能是传感器受生物附着、污染物覆盖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下降;或传感器校准参数漂移,未及时更新;也可能是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干扰,出现数据丢失或错误。需先清洁传感器并重新校准,再检查传输链路稳定性。 部分监测指标(如溶解氧、pH 值)无数据反馈,该如何处理? 首先排查对应传感器是否离线,检查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连接是否松动、损坏;其次确认传感器供电是否正常,若供电故障需修复线路;若传感器本身故障,需更换备用传感器,并对新传感器进行现场校准,确保数据采集恢复正常。 三、维护管理类问题 浮标维护周期应如何设定? 需结合海洋环境恶劣程度调整,近岸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大,建议每 3-6 个月维护一次;远海海域环境稳定,可延长至 6-12 个月。同时需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灵活调整,若远程监测发现参数异常,应缩短维护间隔,及时排查隐患。 备品备件储备需重点关注哪些部件? 优先储备易损耗、影响核心功能的部件,如传感器(溶解氧、浊度传感器等)、蓄电池、密封件、锚链配件;其次储备数据传输模块、电源管理单元等关键电子元件,确保故障时能快速更换,减少设备停运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