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依赖试剂反应与精密部件协同实现水质参数监测,故障易导致数据中断或偏差。故障恢复需遵循 “先排查定位、再精准修复、后验证校准” 的原则,分步骤高效解决问题,保障系统快速回归稳定运行状态。 
一、故障排查阶段需系统梳理问题源头 首先检查供电与通信链路,确认主电源电压稳定、备用电源切换正常,排查网线或无线模块连接状态,避免因供电中断或通信干扰引发假性故障;其次查看试剂状态,检查试剂瓶液位是否充足、试剂是否出现浑浊、沉淀或过期,排除试剂失效导致的检测异常;最后调取系统日志,根据报错信息定位故障部件,如进样泵、反应池、光学检测器等,初步判断是机械故障、管路问题还是电路故障。 二、核心部件故障修复需针对性操作 针对进样与管路系统,若出现堵塞,需用专用清洗液反向冲洗进样管路与电磁阀,清除残留污染物;若存在渗漏,需更换老化的密封圈或管路,确保接口密封严实;针对反应池与检测系统,若反应池内壁有污渍,需用软布蘸取专用清洁剂轻柔擦拭,避免划伤光学窗口;若检测器数据漂移,需检查光源强度,更换衰减的光源或重新校准检测器灵敏度;针对控制模块故障,需重启控制单元,若故障依旧,需检查电路板接线是否松动,必要时更换故障模块。 三、系统复位与校准是故障恢复的关键环节 修复完成后,先进行系统复位,重启微型站,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联动,如进样泵是否精准定量、反应池是否正常升温或搅拌;再开展试剂空白校准,用标准空白试剂进行检测,确保空白值符合设备要求;随后采用标准浓度样品进行多点校准,调整检测参数,使测量值与标准值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最后进行连续稳定性测试,监测 3-5 组样品数据,确认数据波动幅度正常,无异常跳变。 四、故障恢复后需做好记录与预防 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时间、现象、排查过程、修复措施及校准数据,建立故障档案;同时优化日常维护计划,缩短试剂更换周期与管路清洗间隔,定期检查关键部件运行状态,提前预防同类故障再次发生,确保微型站长期稳定发挥水质监测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