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废水在雨季时,由于水流量的增加和雨水带来的稀释效应,可能会导致氨氮和COD(化学需氧量)超标。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案以及低浓度氨氮去除的实践方法: 处理方案 加强预处理: 在化粪池前增加格栅和调节池,去除大颗粒杂质和调节水质水量。 使用混凝沉淀法或气浮法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降低COD。 优化化粪池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化粪池的尺寸和数量,确保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和处理效果。 采用新型化粪池技术,如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等,提高处理效率。 加强曝气处理: 在化粪池后增加曝气池,通过曝气提高废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使用曝气设备,如微孔曝气器,提高曝气效率。 投加药剂: 投加混凝剂、助凝剂等化学药剂,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降低COD。 针对氨氮超标,可以投加氨氮去除剂,如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或新型氨氮去除剂等。 低浓度氨氮去除实践 吹脱法: 利用氨氮在水中的平衡关系,调节pH到碱性,使氨氮以非离子态存在(NH3-N),然后通过空气吹脱将其去除。 吹脱塔的设计应考虑气流速度、液面高度和温度等因素,以提高吹脱效率。 折点加氯法: 利用氨氮和氯反应生成氮气从水中脱除。氯的投加量应依照加氯曲线进行准确控制。 该方法还可以起到杀菌作用,但需要注意氯的残留问题。 离子交换法: 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离子交换树脂需要定期再生和更换,以保证处理效果。 新型氨氮去除剂: 如超声吹脱法、强氧化剂氧化法等,这些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超声吹脱法是在传统的吹脱方法基础上引入超声波辐射废水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并促进有机物降解。 实践案例 以深圳某电子厂为例,该厂废水主要来源于员工洗手间、食堂和宿舍产生的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氨氮浓度仍有20mg/L左右超标。为达到氨氮<5mg/L的排放标准,该厂采取了以下措施: 在化粪池后增加一级好氧处理方式,提高废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在二沉池或消毒池内直接投加氨氮去除剂,投加量200PPM即可使污水氨氮降低至合格水平。 药剂反应时间在5分钟左右,无需另外增加设备和工艺,非常方便。 针对化粪池废水遇雨季氨氮COD超标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强预处理、优化化粪池设计、加强曝气处理、投加药剂等处理方案。对于低浓度氨氮的去除,可以采用吹脱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或新型氨氮去除剂等实践方法。具体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