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需氧量(BOD)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对BOD检测的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原理 定义: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所需要的氧量。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原理:有机物在水中的分解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碳氧化阶段(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在碳化阶段,含碳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消耗溶解氧。在硝化阶段,含氮有机物被进一步氧化分解,产生硝酸盐等产物,也消耗溶解氧。BOD检测主要关注的是碳化阶段所消耗的溶解氧。 二、检测方法 五天培养法:这是常用的BOD检测方法。水样经过适当稀释后,在(20±1℃)条件下培养5天,然后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二者的差值即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如果水样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未超过7mg/L,则不必进行稀释,可直接测定。 检压法:将水样置于装有一个以CO2吸收剂小池的密闭培养瓶中。当水样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由气体管中的氧气补充,产生的CO2被吸收池中的吸收剂吸收。这导致密闭系统的压力降低,通过压力计测出的压力降低值可以求出水样中的BOD值。 其他方法:除了五天培养法和检压法外,还有库伦法、微生物电极法等BOD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检测场景和需求。 三、BOD检测仪 BOD检测仪是一种用于快速、准确测定水样中BOD值的仪器。其原理通常基于生物传感器技术。含有饱和溶解氧的水样进入测定槽与生物传感器接触。当水样中无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时,溶解氧向氧电极的扩散速度达到恒定时,便产生了一个恒定电流。当水样中有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时,有机物受到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微生物的细胞呼吸作用增强,消耗掉一部分溶解氧。这导致扩散到氧电极表面上的溶解氧减少,当水样中溶解氧向电极扩散速度再次达到恒定时,又产生了一个恒定电流。两个恒定电流之间的差值与水样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浓度存在定量关系。因此,该电流信号经微机放大、分析处理后,可以直接将BOD检测结果显示出来。 四、BOD检测的应用 水质评估:通过测定水样的BOD值,可以了解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和自净能力,从而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和水质污染程度。 废水处理:BOD是评估废水处理效果和监测废水排放的重要参数。通过测定废水样品的BOD值,可以判断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程度和废水处理系统的性能。 环境影响评估: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中,通过测定受影响水体的BOD值,可以评估项目对水环境的潜在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策略。 水资源管理:通过监测水体中的BOD值,可以评估水体受到的有机污染程度,并为水资源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策略和保护措施。 生化需氧量(BOD)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水质检测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准确测定水样中的BOD值,可以为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废水处理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