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氨氮超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以下是对其原因及对策的详细研究: 
一、超标原因 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直接影响到氨氮的去除效果。如果处理设施不完善或设备运行不稳定,可能会导致氨氮无法被有效去除。 污水来源问题:污水中氨氮主要来自农田排水、养殖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如化肥厂废水)。这些污水源中的氨氮浓度较高,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后可能使出水氨氮超标。 生化处理条件不足: 污泥浓度过低:生化系统没有调试好,活性污泥有效成分降低,没有达到可以去除氨氮的细菌浓度。 曝气不足:当好氧区曝气不足时,系统氨氮无法完全去除。 营养成分比例不达标:污水中碳氮磷比值不合适,缺乏足够的碳源来维持细菌的细胞合成。 pH值不适宜:污水pH值变化幅度大,影响活性污泥的沉降絮凝性,可能导致污泥解体,破坏活性污泥系统。 水温过低:硝化细菌对温度变化敏感,当污水温度低于一定值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 设计或管理问题: 设计负荷过小: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负荷过小,无法处理实际进水量。 监管不力: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不到位,设备维护不及时,工艺参数调整不合理。 二、对策措施 优化处理工艺: 改进设备运行方式: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效率。 优化工艺流程: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如生物脱氮技术(包括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化学沉淀法等,提高氨氮的去除效率。 加强污水来源控制: 源头治理:对农田排水、养殖业废水等进行源头控制,减少氨氮排放。例如,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使用等。 工业废水预处理: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降低其氨氮浓度后再排入污水处理厂。 改善生化处理条件: 提高污泥浓度:通过投加污泥接种驯化、添加碳源营养剂等方式培养污泥,提高污泥浓度。 增加曝气量:适当提高好氧区的曝气量,确保氨氮能够被完全氧化去除。 调整营养成分比例:添加营养剂,提高污水中碳氮磷比值,以满足细菌生长的需要。 控制pH值:把控好进水pH值,尽量控制生物硝化系统的混合液pH值大于7.0。 调节水温:对生化系统供暖,确保水温在适宜范围内,以提高硝化细菌的活性。 加强监管与监测: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加强水质监测:实时监测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水质指标,包括氨氮、总氮等,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氨氮超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来加以解决。通过优化处理工艺、加强污水来源控制、改善生化处理条件以及加强监管与监测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出水氨氮浓度,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