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杆式水质监测站凭借其安装便捷、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多种场景等优势,在城市供水、市政排水、工业园区等领域的水质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并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定期检查与清洁工作必不可少。以下从核心部件的检查要点、清洁方法、检查工具及不同环境下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核心部件的定期检查要点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的定期检查需覆盖从传感器到供电系统、数据传输装置等各个核心部件,通过细致排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1、传感器系统检查:传感器是监测数据的“源头”,其性能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每周应检查各传感器的安装是否牢固,连接线缆有无破损、老化或松动情况,尤其是在接口处,需确认防水密封是否完好,防止水分渗入导致短路。对于溶解氧、pH值、电导率等直接与水体接触的传感器,要观察其探头表面是否有结垢、生物附着或物理损伤,若发现探头玻璃泡破裂、膜片脱落等情况,需立即更换。同时,每月需通过对比标准溶液的测量值,检查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漂移情况,若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进行校准。使用万用表可检测传感器线路的通断,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2、采样与预处理装置检查:采样泵、管路及预处理单元是确保水样代表性的关键。每周检查采样泵的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响或振动过大的情况,泵体是否有漏水现象,可用压力表检测泵的输出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查看采样管路是否有堵塞、弯折或老化迹象,特别是在弯头和接口处,容易因水流冲击出现磨损,需重点检查,可借助内窥镜观察管路内部堵塞情况。预处理装置中的过滤器、沉淀池等部件,应每两周检查一次,确认过滤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杂质堆积堵塞,若过滤效果下降,需及时清洗或更换滤材。 3、供电与储能系统检查:立杆式水质监测站多采用太阳能结合蓄电池的供电方式,需每月对供电系统进行全面检查。观察太阳能板表面是否清洁,有无遮挡物,支架安装是否牢固,角度是否合理(通常需根据当地纬度调整至最佳采光角度)。使用蓄电池检测仪测量蓄电池的电压和容量,确保其在满电状态下能满足设备3-5天的连续运行需求,若发现蓄电池容量明显下降、充放电效率降低,需排查是否为太阳能板充电不足或蓄电池老化,必要时更换蓄电池。此外,检查充放电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确认其保护功能(过充、过放、短路保护等)是否正常启动,可用示波器检测控制器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4、数据传输与立杆结构检查:数据传输装置需每周检查一次,包括天线是否直立、无遮挡,SIM卡或物联网卡的信号强度是否稳定,可通过信号测试仪查看信号强度,数据上传频率是否符合设定要求。通过后台系统查看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若出现数据丢失、延迟等情况,需排查是网络问题还是设备传输模块故障。对立杆结构的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查看立杆有无倾斜、锈蚀或焊缝开裂,可用水平仪检测立杆的垂直度,基础固定螺栓是否松动,用扭矩扳手检查螺栓的紧固程度,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否在规定范围内(通常要求不大于4Ω),可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检测,防止因立杆稳定性不足引发安全事故。 二、各部件的清洁方法与注意事项 不同部件的材质和功能不同,清洁时需采用针对性的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损坏。 1、传感器的清洁:针对传感器表面的一般性污垢和生物附着,可先用软毛刷蘸取蒸馏水轻轻擦拭,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若有较厚的结垢(如碳酸钙沉淀),可用5%的稀盐酸浸泡10-15分钟后冲洗,但需注意避免酸液接触传感器的非测量部位,尤其是金属接口。对于pH电极等敏感部件,清洁后需浸泡在专用保护液中,恢复其活性。清洁过程中严禁使用硬物刮擦传感器探头,防止损坏敏感膜或玻璃泡。在水质较浑浊的环境中,传感器更容易附着杂质,可适当缩短清洁周期。 2、采样管路与预处理装置的清洁:采样管路可每月用高压清水冲洗一次,对于内壁附着的油污或有机物,可采用中性洗涤剂溶液循环冲洗,再用清水彻底冲洗残留洗涤剂。在工业区等油污较多的环境,可增加洗涤剂的浓度或延长冲洗时间。过滤器的滤材若为可清洗类型(如金属滤网),可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后晾干复用;一次性滤材则需定期更换。预处理装置的沉淀池、反应池等,每季度需放空内部水体,用软布擦拭内壁,去除沉积物,必要时可使用专用管道清洁剂,但需确保清洁剂不会对后续监测产生干扰。 3、太阳能板与立杆表面的清洁:太阳能板表面的灰尘、鸟粪等污渍会影响发电效率,每周需用清水冲洗,再用软布擦干,清洁时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或硬刷,防止划伤面板涂层。在多尘、多鸟的环境,可增加清洁次数,或安装自动清洁装置。立杆表面的锈蚀可先用砂纸打磨去除,再涂刷防锈漆和面漆,涂刷前需确保表面干燥、无油污,以保证涂层附着力。对于立杆上的标识牌、警示灯等附件,清洁时要注意保护,避免水进入电气元件内部。在沿海等潮湿多盐雾的环境,立杆的防锈处理需更为频繁和彻底。 4、数据传输装置的清洁:数据传输模块和天线的清洁需格外小心,每月用干燥的软毛刷清理表面灰尘即可,严禁用水或清洁剂直接冲洗。接口处的氧化层可使用专用电子清洁剂喷洒后,用棉签擦拭,确保连接良好。清洁过程中需断开设备电源,防止发生触电或短路事故。在潮湿环境中,需注意数据传输装置的防潮,可在装置内部放置干燥剂。 三、检查与清洁的周期规划 根据部件的易损程度和受环境影响的大小,需制定合理的周期规划:日常检查(每日通过后台查看数据是否异常)、周检(传感器外观、采样泵运行、数据传输信号)、月检(传感器校准、蓄电池性能、太阳能板清洁度)、季度检(立杆结构、接地系统、预处理装置深度清洁)。同时,在暴雨、大风、高温等极端天气后,需增加一次专项检查,重点关注设备的防水、抗风及散热性能,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 此外,不同环境下周期规划需灵活调整。例如,在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区,传感器和采样管路的检查与清洁周期应缩短;在气候恶劣的地区,如多暴雨、强风区域,立杆结构和供电系统的检查频率需提高。 四、结语 通过科学规范的定期检查与清洁,不仅能延长立杆式水质监测站的使用寿命,更能保障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为水质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实际操作中,需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现场环境特点,灵活调整检查内容和周期,确保每一项维护工作都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