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质状况对于海洋生态平衡、渔业资源、海洋运输以及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监测手段,具有长期、连续、实时监测的优势,能够获取海洋水体的温度、盐度、溶解氧、酸碱度、营养盐等多项关键水质参数。正确安装和使用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是保障其正常运行、获取准确有效数据的基础,对于海洋环境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选址规划 (1)考虑监测目的:根据监测的具体需求,如监测特定海域的污染状况、海洋生态变化、海洋渔业资源环境等,确定监测站的大致区域。例如,若要监测工业废水排放对海洋的影响,监测站应设置在靠近排污口的海域。 (2)分析海洋环境:研究目标海域的水流、海浪、潮汐、海流等海洋动力因素,以及海底地形、地质条件。选择水流相对稳定、海浪较小、海底平坦且地质坚实的区域,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浮标的冲击和破坏,确保浮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避开干扰因素:远离航道、渔业作业区、海上石油平台等可能对监测数据产生干扰或对浮标造成损坏的区域。同时,要考虑避开海洋生物活动频繁的区域,以降低生物附着对传感器的影响。 2、设备检查 (1)浮标主体:检查浮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裂缝或变形等情况,确保浮标的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检查浮标的浮力材料是否完好,能否提供足够的浮力支撑监测设备。 (2)监测设备:对各类水质传感器、气象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模块等进行详细检查。查看传感器的外观是否有污渍、腐蚀或损坏,确保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检查数据采集器和通信模块的连接是否正常,能否正常工作。 (3)锚系设备:检查锚链、锚碇等锚系设备的规格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锚链的长度应根据海域的水深和海底地形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浮标能够在预定的位置稳定固定。检查锚碇的重量和形状是否合适,能否有效地锚定浮标。 3、人员培训:安装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的结构、工作原理、安装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培训内容包括浮标的组装、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锚系设备的操作、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置等。同时,要掌握海上作业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确保安装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二、安装步骤 1、浮标组装 (1)在岸边或船舶甲板上:按照浮标的组装说明书,将浮标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一般先安装浮标的主体框架,然后依次安装太阳能板、天线、避雷针等附属设备。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防止海水渗入损坏设备。 (2)安装监测设备:将各类水质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在浮标的指定位置。传感器的安装要确保其能够准确测量相应的参数,并且不受浮标运动和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水温传感器应安装在浮标下部靠近水面的位置,溶解氧传感器要避免阳光直射等。 (3)连接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进行连接,确保信号传输正常。然后,将数据采集器与通信模块连接,设置好通信参数,如通信频率、IP地址等,以便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岸基控制中心。 
2、浮标投放 (1)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海况:在风浪较小、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进行浮标投放,一般选择风力不超过4级、海浪不超过1.5米的情况。这样可以减少投放过程中的风险,确保浮标能够平稳地进入水中。 (2)使用专业的投放设备:根据浮标的大小和重量,选择合适的船舶和起重设备进行投放。将浮标吊运至船舶的甲板边缘,缓慢将其放入水中,避免浮标与船舶发生碰撞。在浮标入水后,要观察其漂浮状态是否正常,各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3、锚系固定 (1)根据水深和海底地形:确定锚链的长度和锚碇的位置。将锚链的一端与浮标连接牢固,另一端与锚碇连接。然后,使用船舶将锚碇缓慢放入水中,并按照预定的方向和位置进行抛锚。 (2)调整锚链长度:在锚碇抛下后,根据浮标的漂浮位置和稳定性,适当调整锚链的长度。确保浮标能够在水面上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同时又能随着海浪和潮汐的变化有一定的浮动范围。 4、设备调试 (1)传感器校准:在浮标安装完成后,对各类传感器进行现场校准。使用标准溶液或标准设备对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例如,使用pH标准缓冲溶液对pH传感器进行校准,使用饱和空气水对溶解氧传感器进行校准等。 (2)数据采集与传输测试:启动数据采集器,检查其是否能够正常采集传感器的数据。然后,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到岸基控制中心,验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如果发现数据采集或传输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排查和修复。 三、使用方法 1、日常操作 (1)远程监控:通过岸基控制中心的监控软件,实时查看浮标的工作状态和监测数据。监控软件应具备数据实时显示、历史数据查询、报警功能等,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掌握海洋水质的变化情况。 (2)定期巡检: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浮标进行海上巡检,检查浮标的外观是否完好、锚系设备是否正常、传感器是否有污垢或损坏等情况。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海上巡检,具体间隔时间可根据海域的环境条件和浮标的使用情况适当调整。 2、数据管理 (1)数据存储:岸基控制中心应具备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将采集到的海洋水质数据进行长期存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2)数据分析与处理: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通过分析水质参数的变化趋势,判断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水质数据,找出污染源的分布情况等。 3、维护保养 (1)传感器清洁: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清洁,去除传感器表面的污垢、生物附着物等,以确保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清洁方法可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和材质选择合适的方式,如使用软毛刷、清水冲洗、化学清洗剂等。 (2)设备更换与维修:对出现故障或损坏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对于一些易损件,如电池、密封圈等,要按照规定的使用寿命进行定期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防腐处理:由于海洋环境具有高盐、高湿的特点,容易对浮标和设备造成腐蚀。因此,要定期对浮标和设备进行防腐处理,如涂刷防腐涂料、更换防腐材料等,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五、结论 正确安装和使用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是获取准确海洋水质数据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址规划、严谨细致的安装步骤、规范有效的使用方法和全面周到的维护保养措施,能够确保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稳定运行,为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