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德施logo 迈德施logo

   
   09   11
2025


微型水质监测站开机前需做好哪些基础检查

时间:2025-09-11 09:55:10   访客:7

微型水质监测站是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如pH、溶解氧、浊度、重金属等)的小型自动化监测设备,广泛应用于分散式水源地、小型河流、景观水体等场景,能实时反映水质变化。开机前的基础检查是保障其稳定运行和数据准确的关键,需从设备外观、核心部件、环境适配等多方面着手,无需依赖详细技术参数即可完成。

一、设备整体与安装环境检查

微型监测站多安装在户外或半户外环境,外部状态和安装稳定性直接影响运行安全,需优先检查。

首先确认安装固定是否牢固。检查监测站的支架、底座是否松动,螺丝、卡扣是否齐全,避免因晃动导致内部管路脱落或传感器移位。若安装在水边或潮湿区域,需查看防水挡板、防雨棚是否完好,缝隙处是否有漏水痕迹,防止雨水渗入设备内部损坏电路。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不可忽视。观察周边是否有遮挡物(如树枝、建筑物)影响采样或通风,若有需及时清理;检查附近是否存在施工、堆放杂物等情况,避免外力碰撞设备。对于安装在野外的监测站,需查看防护栏、防盗锁是否完好,防止人为破坏或动物闯入造成部件损坏。

周边水质初步评估也很必要。观察采样点附近水体是否有明显异常(如大量漂浮物、异色、异味),若存在需提前清理采样口周边杂物,必要时更换采样位置,避免因初始水样污染导致检测偏差。

二、采样与管路系统检查

采样系统是监测站获取水样的“通道”,其通畅性和清洁度直接决定样品代表性,需细致检查。

采样管路需逐一排查。查看进样管、出样管是否有弯折、破损或老化开裂,若管路硬化、接口松动,需及时更换或加固。检查管路内是否有沉积物、藻类滋生,可通过轻轻挤压管路观察内部情况,必要时用清水冲洗疏通,避免堵塞导致水样无法流通。

过滤与预处理装置需重点关注。微型监测站通常配备滤网、过滤器等预处理部件,需检查滤网是否堵塞(如被泥沙、水草覆盖),过滤芯是否到期或污染,若有需清理或更换。对于含油、高浊度水体的监测站,需确认破乳、沉淀等预处理模块是否正常,药剂(若有)是否充足,防止杂质进入检测单元。

采样泵与阀门状态检查。手动测试采样泵是否能正常启动(无需完全开机,可通过应急按钮测试),听运行声音是否异常(如异响、卡顿),判断泵体是否堵塞或磨损。检查电磁阀、手动阀的开关是否灵活,有无漏水,确保能按程序正常控制水流方向和流量。

三、核心检测部件检查

传感器和检测模块是监测站的“核心大脑”,其状态直接影响数据准确性,需针对性检查。

各类传感器外观与清洁度检查。逐一查看pH、溶解氧、浊度等传感器的探头是否完好,玻璃电极是否有裂纹(pH传感器),膜片是否破损(溶解氧传感器),光学镜头是否有污渍、划痕(浊度、叶绿素传感器)。若探头附着水垢、生物膜,需用专用软布或清洗剂轻轻擦拭,避免硬物刮伤敏感元件。

传感器连接与活化状态确认。检查传感器与主机的连接线是否牢固,接口是否有锈蚀、氧化,可拔插一次确保接触良好。对于长期未使用的监测站,需确认电极类传感器是否处于活化状态(如浸泡在保护液中),若电极干涸,需按说明书要求浸泡活化后再使用,避免直接开机导致数据漂移。

检测单元内部检查。查看比色池、反应槽等检测单元是否清洁,有无残留试剂、结晶或污渍,若有需用纯水冲洗干净。检查光学检测模块的光路是否通畅,有无灰尘遮挡光源或接收器,必要时用镜头纸擦拭光学元件,确保光路稳定。

四、电路与控制系统检查

电路和控制系统是监测站的“神经中枢”,需确保供电稳定、程序正常,避免开机后故障。

供电系统检查。查看电源线、插头是否完好,有无破损、过热痕迹,接地是否可靠。若配备蓄电池、太阳能板等备用电源,需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太阳能板是否清洁、接线是否牢固,确保供电切换正常,防止开机后突然断电。

主机与显示屏状态。检查主机外壳是否有进水、受潮,通风口是否堵塞。开机前观察显示屏(若有待机显示)是否正常,有无花屏、黑屏,按键、触摸屏是否灵敏,避免因控制模块故障导致无法操作。

程序与数据存储检查。对于带本地存储的监测站,可通过外接设备(如U盘)检查是否有历史数据异常,程序是否为最新版本(无需详细参数,确认无错误提示即可)。若上次关机时有故障报警,需查看记录并排除故障后再开机,防止重复报错。

五、辅助系统与安全装置检查

辅助设备和安全装置虽不直接参与检测,但能保障监测站稳定运行和操作安全,需全面检查。

温控与散热系统检查。查看加热模块、制冷器(如半导体降温装置)的散热片是否清洁,风扇是否能正常转动(可手动拨动扇叶检查是否卡顿),避免因温控失效导致检测环境温度异常。

报警与安全装置测试。检查声光报警器、紧急停机按钮是否正常,烟雾、漏水传感器(若有)是否灵敏,确保在异常情况时能及时报警并切断电源。对于使用化学试剂的监测站,需检查试剂瓶是否密封、有无泄漏,废液收集装置是否满溢,防止试剂腐蚀设备或造成污染。

数据传输模块检查。确认无线传输天线(如4G、LoRa模块)是否安装牢固,信号强度是否正常(可通过手机信号辅助判断),有线传输的网线是否连接良好,确保开机后数据能正常上传至平台。

六、总结

微型水质监测站开机前的基础检查需覆盖“环境-管路-传感器-电路”全链条,核心是确保采样通畅、检测部件完好、供电稳定、安全无虞。通过细致排查管路堵塞、传感器污染、电路故障等潜在问题,可大幅降低开机后的故障率,保障数据准确可靠。实际操作中,可制定简易检查清单,按步骤逐一确认,形成标准化流程,既适合专业运维人员,也便于基层操作人员掌握,为微型监测站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上一条: 立杆式水质监测站的数据传输距离多远 下一条: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在不同水体环境中的应用场景差异

点击排行

 
  • 海面上的浮标是什么用途呢
  • 海洋浮标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 海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 臭氧传感器的安装技巧
  • 简析海洋监测浮标的作用以及意义
  • 微型水质监测站的使用方法与应用
  • 哪些因素影响水质氨氮的测定
  • 什么是余氯?
  • 河道水质监测系统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COD废水样品的采集
  •  

     

    
    迈德施浮标站 咨询客服热线:
    181-5666-5555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390号商会大厦15楼
    Email:info@mdsah.com
    电话:400-617-8617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1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