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通过试剂与水样反应实现水质参数检测,核心系统包含试剂储存舱、精密管路、反应检测模块等,受极端天气影响易出现试剂失效、管路冻裂或堵塞、检测精度偏移等问题。为保障监测数据准确与设备安全,需针对其特殊结构制定专项应对预案。 一、前期防护准备 试剂与舱体防护:将试剂储存舱改造为恒温密封结构,配备加热与制冷双系统,确保舱内温度稳定在 5-25℃,避免高温导致试剂分解、低温引发试剂结晶;在舱体外侧加装防水隔热层,接口处缠绕防水密封带,防止雨水渗入污染试剂。 管路与检测模块防护:采用耐高低温的氟橡胶管路,管路外层包裹保温棉并加装伴热带,低温时启动伴热功能防止管路冻堵;在反应检测模块周边设置防风挡板与遮阳罩,避免强风或暴晒影响检测环境稳定性;提前检查管路阀门密封性,更换老化密封圈。 预警与物资储备:接入气象预警系统,提前 48 小时接收极端天气信息,触发试剂补给与设备检查流程;储备专用应急试剂(如校准试剂、备用检测试剂)、管路疏通工具、恒温舱备用电源等物资,确保应急更换与维修需求。 二、分类型极端天气应对 暴雨天气:提前关闭试剂储存舱外部通风口,启动舱内除湿装置,防止湿气导致试剂潮解;暂停水样采集泵运行,关闭水样进样阀,避免雨水混入水样稀释试剂;暴雨后检查管路是否进水,用干燥压缩空气吹扫管路,更换受污染试剂并重新校准检测模块。 高温天气:将恒温舱制冷系统调至最大功率,实时监测舱内温度,若超过 25℃启用备用冷却装置;缩短试剂使用周期,优先消耗临近保质期的试剂;对反应检测模块加装散热风扇,每 2 小时检查一次检测池温度,确保反应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严寒天气:启动管路伴热带与恒温舱加热系统,保持管路温度不低于 5℃,防止试剂结晶堵塞管路;将未开封试剂转移至室内储存,已安装试剂每 4 小时循环一次管路,避免试剂静置冻结;严寒后拆解管路接头,清理残留结晶,用标准溶液校准检测模块灵敏度。 台风天气:提前拆除微型站户外可拆卸部件(如遮阳罩、水样预处理装置),加固试剂储存舱与检测模块固定支架;关闭外部电源,切换至备用蓄电池供电,确保恒温舱与数据传输系统运行;台风后检查管路是否移位破损,重新连接松动接口,更换被雨水浸泡的试剂与损坏部件。 三、灾后恢复与预案优化 极端天气结束后,按 “试剂检查 — 管路维护 — 模块校准 — 系统试运行” 流程恢复:先检测试剂外观与浓度,更换变质试剂;再疏通或更换故障管路,测试管路密封性;随后用标准试剂校准检测模块,确保误差符合要求;最后启动系统试运行 24 小时,验证数据稳定性。同时,记录试剂损耗、设备故障类型及应对措施效果,优化恒温舱温度参数、试剂储备量等预案内容,提升应对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