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天气会导致河道水位骤升、水流速度加快,伴随大量泥沙、枯枝、垃圾等杂物涌入,对河道浮标水质监测站的稳定性、设备安全性及数据准确性构成严重威胁。需从前期防护、实时监控、应急处置及雨后检修四方面制定系统维护策略,保障监测站持续可靠运行。 一、前期加固防护是首要防线 需强化浮标本体稳定性,选用高韧性、抗冲击的高分子材料浮体,同时增加配重块(如铸铁配重),确保浮标吃水深度稳定,避免强水流导致浮标倾覆或漂移;优化锚定系统,采用多锚点固定(至少 3 个锚点呈三角形分布),锚链选用高强度不锈钢材质,长度需根据河道最大水深与水流速度合理设定(通常为水深的 1.5-2 倍),防止锚链断裂导致浮标移位。此外,在浮标周边加装防护网(孔径 10-15cm),拦截大体积杂物(如树枝、塑料垃圾),避免其缠绕监测传感器或撞击浮标本体。 二、实时状态监控需精准高效 在浮标系统中加装多参数传感器,实时监测浮标倾斜角度(设定倾斜阈值≤15°)、位置坐标及周边水流速度,数据通过 4G/5G 模块传输至后台监控平台;当监测到浮标倾斜超阈值、位置偏移超 50 米或水流速度骤升(≥3m/s)时,平台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运维人员,便于及时介入处理。同时,远程监控各检测仪器(如 pH、溶解氧、浊度传感器)的运行状态,若出现数据异常波动或仪器离线,立即判断是否因雨水冲击、杂物遮挡导致,必要时远程启动传感器自清洁功能(如高压喷水清洁),恢复仪器正常工作。 三、应急处置需快速响应 强降雨期间,若收到浮标异常预警,运维团队需携带应急设备(如备用锚链、防护网、便携式检测仪器)赶赴现场,优先处理浮标倾覆、锚链断裂等紧急情况:对倾覆浮标,使用起重设备扶正并重新固定锚点;对断裂锚链,更换备用锚链并调整锚点位置,确保浮标回归监测原位。若传感器被杂物缠绕,需小心清除缠绕物,检查传感器外壳与探头是否损坏,若探头磨损或灵敏度下降,及时更换备用传感器。此外,若河道水位过高导致浮标被淹没,需临时提升浮标高度(通过调节锚链长度),确保检测仪器探头处于合理监测水深(距水面 0.3-0.5m),避免雨水直接冲击探头影响检测结果。 四、雨后全面检修是长效保障 降雨结束后 24 小时内,对浮标监测站进行全面检修:检查浮体是否有破损、渗漏,锚链与连接件是否锈蚀、松动,防护网是否破损;拆卸各传感器,用蒸馏水冲洗探头表面泥沙,校准仪器精度(如用标准溶液校准 pH、溶解氧传感器),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同时,清理浮标周边淤积的泥沙与杂物,检查数据存储与传输模块,导出降雨期间的监测数据,与手工采样数据对比,验证数据有效性;若发现仪器故障或数据偏差,及时维修调试,更新维护记录,为后续强降雨天气的维护工作积累经验。 通过上述维护策略,可有效降低强降雨对河道浮标水质监测站的影响,保障监测系统在复杂天气下的稳定性与数据可靠性,为河道水环境应急监测与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