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蓝绿藻传感器通过沉入水体实时监测蓝绿藻浓度,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监测数据准确性与设备使用寿命。沉入式安装需遵循 “精准筹备 - 规范安装 - 细致调试 - 长效防护” 的逻辑,按步骤把控安装细节,确保传感器在水下稳定工作,有效捕捉水体中蓝绿藻的动态变化。 首先,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需全面细致。需先开展现场勘察,明确监测水域的水深、水流速度、水体浑浊度及水下障碍物分布,确定传感器安装深度(通常选择蓝绿藻易聚集的中层水域)与安装点位,避开水流湍急、泥沙淤积或水生植物密集区域;根据勘察结果准备适配的安装配件,包括防腐材质的固定支架、承重线缆、防水接头及水下锚固件,同时检查传感器外观是否完好,探头有无划痕,接口是否密封,通电测试传感器的信号输出与数据采集功能,确保设备无故障;此外,需准备好绝缘胶带、线缆固定卡等辅助工具,提前规划线缆走向,避免安装时因配件缺失或规划不当延误进度。 其次,现场安装操作需严格按流程推进。第一步固定安装支架,若为硬质河床或岸边,可将支架直接锚固在预设点位,确保支架稳固且无晃动;若为软质底泥水域,需加装配重块或使用水下锚固件固定支架,防止支架在水流作用下移位;第二步预处理传感器线缆,检查线缆绝缘层是否破损,在传感器与线缆连接处缠绕防水胶带并加装防水接头,确保水下部分无渗水风险;第三步固定传感器,将传感器安装在支架预设的固定座上,调整传感器角度,使探头朝向水体流动方向,避免被水草、杂物遮挡,同时确保传感器沉入深度符合监测要求,记录安装深度数据;第四步布设线缆,将传感器线缆沿支架有序整理,用线缆固定卡分段固定,避免线缆因水流冲击缠绕或拉扯传感器,线缆延伸至岸边或水上数据采集终端时,预留一定长度以适应水位波动,防止水位变化导致线缆紧绷断裂。 再者,安装后的系统调试是关键环节。完成安装后,先连接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终端,检查信号传输是否稳定,确认传感器是否正常输出蓝绿藻浓度、温度等监测数据;启动传感器自校准功能,或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调整传感器参数,确保监测数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观察传感器在水下的运行状态,检查支架与传感器是否存在位移、线缆是否松动,若发现异常需及时调整;同时测试数据传输链路,确保采集的蓝绿藻数据能实时上传至监控平台,数据格式与传输频率符合预设要求,若出现信号中断,需排查线缆接口、防水接头或通信模块,及时解决问题。 最后,安装后的防护与记录工作不可忽视。在传感器周边设置警示标识,避免船只或水下作业对设备造成碰撞损坏;定期检查线缆固定情况与防水接头密封性,尤其在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后,需及时清理传感器探头上的附着污物,确保探头灵敏度;建立安装档案,详细记录安装时间、点位坐标、安装深度、传感器型号及调试参数,为后续设备维护与数据溯源提供依据,保障传感器长期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