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荧光法溶解氧传感器凭借无需频繁校准、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水体溶解氧浓度监测。正确安装是保障其监测精度与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需遵循 “前期准备充分、位置选择科学、操作流程规范、后期调试到位” 的原则,分阶段有序开展安装工作。 一、安装前准备工作 安装前需做好设备与工具的筹备,避免安装过程中因物资缺失导致流程中断。首先核查传感器完整性,检查传感器主体、荧光帽、线缆、安装支架及配件(如固定螺栓、防水接头)是否齐全,确认荧光帽无破损、线缆无开裂,若发现部件损坏需及时更换;其次准备专用安装工具,根据安装场景(如岸边、水中支架)准备扳手、螺丝刀、防水胶带、水平仪等工具,同时携带传感器说明书,明确安装参数(如线缆长度、安装角度要求);最后评估安装环境,确认安装区域无强电磁干扰、无大量漂浮物或沉积物,检查安装位置的水体流速是否符合传感器工作要求(通常需避免流速过快导致荧光帽磨损),提前清理安装区域的障碍物。 二、安装位置科学选择 安装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代表性与传感器安全性。优先选择水体流动均匀、水质状况稳定的区域,避免靠近排污口、水泵出水口等水质剧烈波动的位置,防止局部水体异常影响数据准确性;若为水下安装,需根据监测需求确定安装深度,确保传感器荧光帽完全浸没在水中,且远离水底沉积物(避免沉积物覆盖荧光帽),同时避开水面浮沫层(防止浮沫影响荧光信号检测);若为岸边支架安装,需确保支架固定牢固,传感器伸入水体的部分无遮挡,线缆走向需避免拉扯,预留一定长度以适应水位变化,防止水位涨落导致线缆受力损坏。 三、规范安装操作流程 安装过程需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保障传感器安装牢固、性能不受损。第一步固定安装支架,根据安装场景将支架固定在岸边或水下基础上,使用水平仪调整支架水平,确保支架无倾斜,固定螺栓需拧紧,防止支架松动导致传感器移位;第二步安装传感器,将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根据说明书要求调整安装角度(通常为垂直或倾斜一定角度,避免荧光帽积气),安装过程中避免用力碰撞传感器主体,防止内部元件损坏;第三步处理线缆与接头,将传感器线缆沿支架固定,避免线缆悬空晃动,线缆接头处需使用防水接头密封,缠绕防水胶带,确保接头处无渗水风险,若线缆需延长,需使用专用防水延长接头,保证信号传输不受影响,严禁将非防水接头直接暴露在水中。 四、安装后调试与检查 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调试与检查,确认传感器正常工作。首先接通电源与信号线路,观察传感器指示灯状态(通常正常通电后指示灯呈稳定状态),通过采集终端查看传感器是否能正常输出数据;其次检查安装牢固性,轻轻晃动传感器,确认支架与传感器连接紧密,无松动迹象,观察线缆是否受力均匀,无拉扯或挤压;最后进行初步数据验证,对比传感器初始监测数据与现场水体的大致溶解氧范围,确认数据无明显偏差,若发现数据异常,需检查安装角度是否正确、荧光帽是否清洁,必要时重新调整安装位置或清洁荧光帽,确保传感器监测功能正常。 通过规范的安装流程与细致的调试检查,可有效减少数字荧光法溶解氧传感器的安装误差,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为水体溶解氧浓度监测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