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型水质监测站是集水样采集、参数检测、数据传输于一体的小型监测设备,多部署于河流岸边、水库周边、工业园区排污口等场景,用于实时监测水体pH、COD、氨氮等指标。其运行环境复杂(户外、近水、多干扰),且涉及电力、化学试剂、机械部件,若忽视安全管理,易引发设备损坏、触电、试剂泄漏等风险。明确全周期安全注意事项,是确保监测站可靠运行与人员安全的关键。 一、设备安装阶段 安装是安全运行的基础,需重点规避选址、接线、部件部署中的风险: 1、选址与基础防护 选址需远离地质不稳定区域(如河岸坍塌隐患点、松软沙地),避免监测站因地基沉降倾斜、倒塌;靠近水体时,需预留安全距离(至少高于历史最高水位),并搭建防水台,防止洪水、暴雨淹没设备;若部署在路边、厂区周边,需加装防撞护栏或警示标识,避免车辆、机械碰撞损坏设备。安装基础需平整牢固,金属支架需做防腐处理(如涂刷防锈漆),防止长期户外使用锈蚀断裂。 2、电力与接线安全 监测站供电(市电、太阳能)需符合电气安全规范:市电接线需由专业电工操作,加装漏电保护器、防雷模块,避免短路、雷击导致设备烧毁或人员触电;太阳能电池板安装需稳固,接线端子需密封防水(缠绕防水胶带、加装防水盒),防止雨水渗入引发电路故障;电池储能模块需远离热源、易燃物,避免高温暴晒导致电池鼓包、起火,且需定期检查电池密封性,防止电解液泄漏腐蚀设备。 3、试剂与检测模块安装 若监测站含化学试剂(如COD检测用试剂),试剂储存舱需独立密封,与电路模块、采样泵隔离,防止试剂泄漏腐蚀电器元件;试剂瓶安装需牢固,避免振动导致倾倒,且需标注试剂名称、有效期,腐蚀性试剂需单独存放并张贴警示标识;检测模块(如电极、比色皿)安装时需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损坏,接线接口需清洁干燥,防止接触不良引发数据异常。 二、日常运维阶段 运维过程需规范操作,避免因维护不当引发安全问题: 1、人员防护与操作规范 运维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接触水样或试剂时,佩戴耐酸碱手套、护目镜,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污染物(如工业废水)或腐蚀性试剂;攀爬监测站支架、检修太阳能板时,需系安全带,穿防滑鞋,防止高空坠落;操作电气部件(如更换电池、检查接线)前,需切断电源,并用验电笔确认无电,避免触电。运维时不可随意拆解密封部件(如防水接线盒、试剂舱),防止破坏防护结构。 2、试剂管理与更换安全 试剂更换需在通风环境下进行,打开试剂舱时避免吸入挥发气体(如部分检测试剂含刺激性气味);过期、废弃试剂需分类收集(如酸性、碱性试剂分开存放),带回实验室按危废处理规范处置,不可随意倾倒至水体、土壤,避免污染环境;更换试剂时需清洁接口,防止残留试剂污染新试剂,且需检查试剂瓶密封性,若有泄漏需立即清理,并用纯水冲洗接触部位,避免试剂腐蚀设备。 3、设备检查与清洁安全 日常检查需重点关注:电路模块是否有烧焦味、异常发热,试剂舱是否有泄漏痕迹,采样管路是否堵塞(若堵塞需用专用工具疏通,不可用硬物暴力清理);清洁设备时,需用干布擦拭外壳,不可用水直接冲洗电路、检测模块,光学部件(如比色皿、透镜)需用专用镜头纸轻轻擦拭,避免划伤影响检测精度;清理采样泵、滤网时,需先断电,防止误启动导致手部受伤。 三、环境适应与风险防控 户外环境复杂,需针对性应对极端天气、生物干扰等风险: 1、极端天气防护 暴雨、台风天气前,需检查监测站防水密封(如舱门密封条、接线盒),加固太阳能板、支架,防止部件被风吹落;高温天气需检查散热孔是否通畅,必要时加装散热风扇,避免设备内部元件因高温老化;低温、冰冻天气,需为水管、采样管路加装保温套或伴热带,防止管路结冰破裂,试剂舱需检查试剂是否结晶(如部分试剂低温易析出固体),必要时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2、生物与人为干扰防控 定期清理监测站周边杂草、藤蔓,防止植物缠绕设备(如堵塞采样口、遮挡太阳能板),或动物(如鼠类、鸟类)进入设备内部啃咬电线、污染试剂;若部署在人员活动频繁区域(如公园、居民区附近),需加装防盗锁、监控摄像头,防止设备部件被盗、人为破坏;发现监测站有涂鸦、部件松动等异常,需及时处理并上报,避免风险扩大。 四、应急处理阶段 突发故障或风险时,需快速科学处置,减少损失: 1、设备故障应急 若监测站出现漏电(如运维时手感发麻),需立即远离设备,切断总电源,不可直接触碰,待专业人员排查故障(如更换破损电线、修复接地)后再使用;若试剂泄漏,需穿戴防护装备清理泄漏试剂(用吸附棉吸收、对应中和剂处理),检查是否腐蚀设备,必要时更换被污染部件;若采样泵、检测模块故障,需停机检修,不可强行启动,避免设备进一步损坏。 2、安全事故应急 若发生火灾(如电池起火、试剂燃烧),需立即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可用水扑灭电器、化学火灾),并疏散周边人员,火势失控时拨打火警电话;若人员接触污染物或试剂受伤,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皮肤接触需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接触需用洗眼器冲洗,严重时及时送医;若监测站因洪水、碰撞倾倒,需先确认无漏电、试剂泄漏风险,再组织人员清理、修复。 五、总结 微型水质监测站的安全管理需贯穿“安装-运维-应急”全周期,从选址防护、电气安全、人员操作,到环境适应、故障处置,每一步均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只有强化安全意识,落实细节管控,才能在保障监测数据准确的同时,规避设备损坏与人员安全风险,让微型水质监测站持续发挥环境监测“前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