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杆式水质监测岸边站依托岸边固定立杆搭建监测系统,直接采集周边水体样本并传输数据,其选址需紧密契合监测目标与环境适配性。若选址不当,将从数据质量、设备安全、运维效率等多方面制约监测站功能,甚至导致监测数据失去参考价值,无法有效支撑水环境管理决策。 首先,选址不当会严重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代表性。若岸边站选址偏离目标监测水域核心区域,如过度靠近岸边浅水区或水流停滞段,采集的水体样本无法反映整个水域的真实水质状况,易出现数据偏差;部分选址若紧邻排污口、码头等局部干扰源,会使监测数据长期受局部污染影响,无法体现水域整体水质变化趋势。此外,若选址区域水体流动性差、沉积物淤积严重,会导致监测传感器表面快速附着杂质,不仅加快设备损耗,还会直接影响溶解氧、pH 值等参数的检测精度,进一步降低数据可靠性。 其次,不当选址会加剧设备运行风险,缩短设备使用寿命。若选址区域地势过低,易在汛期或暴雨时被洪水淹没,导致立杆底部基础浸泡受损、监测设备进水短路;部分岸边站若选在地质不稳定区域,如河岸易坍塌段、松软泥沙地带,会使立杆固定基础松动,引发设备倾斜甚至倒伏,造成硬件损坏。同时,若选址未避开强风、强日照等极端环境区域,长期恶劣气候会加速立杆防腐涂层脱落、设备外壳老化,且强风可能导致监测线缆晃动磨损,增加数据传输中断与设备故障概率。 最后,选址不当会显著提升运维难度与成本。若岸边站选址偏远、交通不便,或位于无道路可达的陡峭河岸,会导致运维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进行设备维护与故障排查,延长故障处理时间,造成监测数据断档;部分选址若周边植被过于茂密,会遮挡太阳能供电组件的光照,影响供电效率,同时增加设备清洁、传感器校准的操作难度,需额外投入人力清理周边障碍物。此外,若选址区域缺乏安全防护条件,如靠近人员活动密集区或易发生盗窃、破坏的地段,会增加设备人为损坏风险,进一步推高运维成本与管理压力。 综上,立杆式水质监测岸边站的选址需综合考量监测目标、环境适应性与运维便利性,避免因选址不当导致数据失真、设备损坏与运维困难,确保监测站长期稳定发挥水环境监测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