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杆式水质监测岸边站长期暴露于岸边潮湿环境,受水体蒸发形成的盐雾、雨水浸泡、土壤中腐蚀性离子渗透等因素影响,立杆结构、设备外壳及连接部件易发生腐蚀,不仅缩短设备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立杆倾斜、监测部件故障等安全隐患。因此,需从材质选型、防护处理、结构优化及运维管理多方面构建综合预防体系,降低腐蚀风险。 材质选择是预防腐蚀的基础环节,需优先选用耐腐蚀性强的材料适配不同部件。立杆主体应选用具有抗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例如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合金钢材,可提升其抗大气腐蚀与土壤腐蚀能力;对于直接接触水体或长期处于高湿度环境的监测传感器外壳、线缆接口,需采用耐腐蚀的工程塑料或不锈钢材质,避免因材质不耐受导致的局部腐蚀。同时,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与接线端子,应选用表面镀有防腐镀层的金属部件,减少潮湿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 防护涂层与防腐处理是提升设备抗腐蚀能力的关键手段。立杆表面需进行多层防腐涂层处理,底层可采用防锈底漆增强附着力,中层涂刷防腐面漆形成隔离屏障,外层加涂耐候性涂层抵抗紫外线、雨水侵蚀,延缓涂层老化剥落;对于立杆底部与土壤接触的部位,需额外进行防腐处理,如包裹防腐卷材或涂刷专用土壤防腐涂料,隔绝土壤中的水分与腐蚀性离子。监测设备外壳与连接接口处,需采用密封性能优良的防腐涂层,并定期检查涂层完整性,及时修补破损部位,避免腐蚀介质渗入内部。 结构设计优化可从源头减少腐蚀风险点。立杆设计需避免出现积水结构,例如在立杆顶部设置倾斜排水坡,底部预留排水孔,防止雨水在立杆表面或内部积聚;设备安装时,应将接线端子、接口等关键部件设置在高于常规水位与雨水溅落范围的位置,减少直接接触腐蚀介质的概率。此外,立杆与基础的连接部位需采用防腐连接件,并在缝隙处填充防水防腐密封胶,防止水分渗入导致连接处腐蚀松动;对于暴露在外的线缆,需选用带防腐护套的线缆,并通过穿管保护减少与空气、水分的接触。 日常维护管理是保障防腐效果的长效措施。需定期对立杆涂层、设备外壳进行外观检查,及时清理表面附着的灰尘、污垢与生物杂质,避免杂质覆盖导致局部潮湿加速腐蚀;定期检测设备密封性能,更换老化的密封件,确保接口处无渗水、漏气现象。同时,根据岸边环境特点制定针对性维护计划,在雨季、高湿度季节或盐雾浓度较高的区域,适当增加防腐检查频次,对轻微腐蚀部位及时进行除锈、补漆处理,防止腐蚀范围扩大。 综上,立杆式水质监测岸边站的腐蚀预防需结合材质、防护、结构与运维多维度措施,通过系统性防护降低腐蚀风险,保障监测站长期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