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作为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设施,如同海洋中的“哨兵”,持续收集着海水的关键水质数据,为海洋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和灾害预警等提供重要依据。然而,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其运行过程可能遭遇多种突发情况,影响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恶劣天气引发的突发状况 1、强风暴袭击:强风暴是海洋中极具破坏力的天气现象。狂风会掀起巨浪,对海洋浮标造成猛烈冲击。浮标的锚链可能因承受不住巨大的拉力而断裂,导致浮标漂移甚至失踪。同时,风暴带来的强风和海浪会冲击浮标上的设备,如太阳能板可能被吹坏,影响供电系统;传感器可能因剧烈晃动或被海水直接冲击而损坏,无法正常采集水质数据。 2、台风过境:台风过境时,伴随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会给海洋浮标带来全方位的威胁。除了锚链断裂和设备损坏的风险外,暴雨可能导致浮标内部进水,损坏电子设备。风暴潮引起的海水异常涨落,可能使浮标处于极端的水位环境中,进一步增加其受损的可能性。而且,台风带来的大量悬浮物和泥沙可能会覆盖传感器,干扰其正常工作,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或缺失。 二、海洋生物活动带来的干扰 1、生物附着: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可能会对浮标水质监测站造成不利影响。藻类、贝类等生物容易附着在浮标表面和传感器上。生物附着会改变浮标的重量和浮力,影响其稳定性。对于传感器而言,生物附着会阻碍其与海水的接触,干扰测量信号的传输,导致溶解氧、pH值等水质参数的测量结果出现偏差。例如,大量藻类附着在光学传感器表面,会阻挡光线的传播,使测量的浊度值不准确。 2、大型海洋生物碰撞:鲸鱼、鲨鱼等大型海洋生物在游动过程中可能会与海洋浮标发生碰撞。这种碰撞力量巨大,足以损坏浮标的结构,如撞破浮标外壳、破坏传感器安装支架等。一旦浮标结构受损,可能会导致内部设备暴露在海水中,引发短路等故障,使整个监测系统瘫痪。 三、设备故障与电力问题 1、传感器故障:传感器是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的核心部件,长期处于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容易出现故障。例如,温度传感器可能因海水腐蚀而失效,导致无法准确测量海水温度;电导率传感器的电极可能被污染或磨损,影响电导率的测量精度。传感器故障会直接导致相应水质参数的监测数据缺失或错误,影响对海洋水质状况的准确评估。 2、电力供应中断:海洋浮标通常依靠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组成的供电系统提供电力。然而,连续的阴雨天气会使太阳能板无法正常充电,导致蓄电池电量耗尽。此外,供电线路的老化、短路等问题也可能引发电力供应中断。电力中断会使浮标上的所有设备停止工作,监测数据无法正常采集和传输,严重影响监测工作的连续性。 四、人为因素导致的突发情况 1、非法捕捞破坏:一些非法捕捞者可能会为了获取浮标上的设备或干扰监测工作而故意破坏海洋浮标。他们可能会割断锚链,将浮标拖走,或者使用工具破坏浮标上的传感器和数据传输设备,导致监测数据无法正常获取。这种人为破坏行为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2、海上作业干扰:海上施工、航道疏浚等作业活动可能会对海洋浮标造成干扰。施工船舶可能会碰撞浮标,或者施工产生的泥沙、废弃物等会覆盖浮标,影响其正常运行。此外,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也可能干扰浮标的数据传输系统,导致数据传输中断或错误。 五、结语 面对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这些突发情况,需要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通过安装的预警系统,实时掌握浮标的状态;定期对浮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加强与海洋执法部门的合作,打击非法捕捞等人为破坏行为,确保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