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德施logo 迈德施logo

   
   07   27
2025


试剂法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冬季防护措施

时间:2025-07-25 13:52:29   访客:9

试剂法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在冬季易受低温、冰冻及湿度变化影响,可能导致管路冻结、试剂结晶、设备运行异常等问题。冬季防护需围绕 “防冻、保温、防凝露” 核心目标,结合设备结构与运行特性制定针对性措施,具体规范如下:

一、运行环境温度管控

1、设备舱体保温

微型站主机舱需加装保温层(推荐厚度 50mm 以上的阻燃保温棉),舱体缝隙用密封胶填充,减少冷空气渗入。舱内安装温控装置:当环境温度低于 5℃时,自动启动加热模块(如恒温加热片),将舱内温度维持在 10-15℃(避免温度过高加速试剂变质)。温控装置需设置双重保护,温度超过 20℃时自动断电,防止过热损坏设备。

2、采样系统防冻

采样管路需采用伴热管线(功率 20-30W/m),外层包裹保温棉,确保管路内水温不低于 5℃。伴热系统设置温度联动控制,当环境温度低于 0℃时自动启动,温度高于 8℃时关闭。采样泵与水样接触部件需选用耐低温材质(如聚四氟乙烯),每日首次运行前,先空转泵体 30 秒,排出可能残留的冰晶。

二、核心部件与试剂防护

1、试剂储存保温

易结晶试剂(如重铬酸钾溶液、高浓度标准溶液)需放置在恒温试剂柜中,温度设定为 15-20℃,防止低温结晶堵塞管路。每日检查试剂状态:若发现试剂出现沉淀或分层,需立即更换并清理试剂瓶(用温水溶解残留结晶)。开封后的液体试剂,冬季更换周期需比常温时缩短 10%-20%(低温下试剂稳定性下降)。

2、光学部件防凝露

比色皿及检测光路系统需加装防凝露装置:在比色槽周围安装小型除湿模块(湿度控制在 40%-60%),或在光路外壳内放置干燥剂(每月更换一次)。每次检测前,设备需自动进行光路预热(持续 1-2 分钟),减少温差导致的镜片凝露。若发现比色皿内壁有雾气,需用专用擦镜纸擦拭后重新校准。

三、管路与系统维护强化

1、管路疏通与排水

每日停机后,启动管路清洗程序:用纯水冲洗采样管路及反应池 3 次,排出残留水样(避免夜间低温冻结)。每周拆解管路接头(如三通阀、单向阀),检查是否有冰晶或结晶堵塞,用 50℃左右的纯水冲洗后重新安装。对易堵塞的细小管路(如内径<3mm 的试剂管路),可定期注入少量乙醇(浓度 10%),降低冰点防止冻结。

2、系统运行状态监测

增设冬季专项监测参数:在控制系统中添加 “管路温度”“舱内湿度”“伴热系统电流” 等监测项,数据异常时自动报警。每日远程查看设备运行曲线,重点关注管路压力(超过正常范围 1.5 倍可能为冻结或堵塞)、试剂余量(低温下液位传感器易误报,需结合用量核算)。每周现场检查一次设备接地情况,防止低温干燥导致静电干扰。

四、应急与恢复措施

若发生管路冻结,不可直接用热水冲淋管路(易导致管路开裂),需先关闭伴热系统,用热风机(温度≤50℃)缓慢加热冻结部位,待冰块融化后,用纯水冲洗管路。设备长时间断电后重启时,需先检查舱内温度(达到 10℃以上方可启动),逐一排查试剂、管路状态,重新校准后再投入运行。冬季需储备备用管路、试剂及加热模块,确保故障时能在 2 小时内完成更换。

冬季防护的核心是 “主动保温、动态监测、及时处置”,通过环境温度调控、部件专项防护及强化维护,可将低温对监测精度的影响控制在 5% 以内,保障微型站在冬季稳定运行。



上一条: 试剂法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耗材更换周期 下一条: 数字悬浮物传感器满量程校准操作步骤

点击排行

 
  • 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的要素包括哪些
  • 对海上浮标的种类与用途归纳
  • 海洋观测浮标的种类及用途
  • 海洋浮标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和劣势
  • 浮标在线溶解氧监测仪的应用
  • 海洋浮标的几种类型及优势分析
  • 海洋监测是做什么的?海洋环境监测的定义
  • 水质pH传感器的故障排除方法
  • 海洋浮标的用处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 关于海上浮标的作用和分类
  •  

     

    
    迈德施浮标站 咨询客服热线:
    181-5666-5555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390号商会大厦15楼
    Email:info@mdsah.com
    电话:400-617-8617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1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