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法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的试剂更换需遵循标准化流程,既要避免试剂泄漏污染,又要保证更换后检测系统稳定运行。整个过程可分为更换前准备、核心更换操作、更换后验证及收尾整理四个阶段。 一、更换前需完成三项核心准备 先通过设备操作界面查看当前运行状态,确认试剂类型(如显色剂、消解液)、剩余量及对应管路接口,记录上次校准时间与最近检测数据(用于更换后对比)。随后暂停监测程序,关闭试剂管路总阀门,防止更换时试剂回流;准备同批次新试剂(需核对批号、有效期及浓度)、专用工具(如防滑手套、无尘布、专用扳手)及废液收集容器(贴有 “化学废液” 标识)。最后检查新试剂状态:观察是否有沉淀、分层或变色(如纳氏试剂出现棕黑色沉淀需更换),用酒精棉片擦拭试剂瓶外壁及接口,避免带入杂质。 二、核心更换操作需按步骤执行 先拆除旧试剂瓶:一手固定管路接口,另一手旋松试剂瓶连接头,保持瓶身倾斜角度不超过 30°,防止残留试剂溢出;将旧试剂瓶垂直放入废液收集盆,缓慢倒出剩余试剂(不可直接倾倒至下水道),空瓶密封后放入专用回收袋。接着清洁管路接口:用装有去离子水的针管冲洗接口内部(每次冲洗后更换针管),重复 3 次,再用无尘布吸干残留水分,避免残留试剂与新试剂发生反应。安装新试剂瓶时,确保接口密封圈完好,对准卡槽旋紧(以轻微阻力为宜,避免过度用力损坏螺纹),打开对应管路阀门,观察接口是否渗漏(可静置 1 分钟后检查)。 三、更换后需进行系统验证 重启监测程序,先执行 “管路排气” 操作(通过设备菜单启动),排除管路中的气泡(气泡会导致计量不准);抽取少量新试剂进行空白检测,记录空白值(需与试剂说明书中的参考值偏差≤10%)。随后用标准溶液进行单点校准,若检测值与理论值偏差超过 5%,需检查试剂是否正确安装(如管路是否接错)或重新进行排气操作。连续运行 2 个监测周期,对比两次检测数据,确保重复性偏差≤3%,确认系统稳定后恢复自动监测模式。 四、收尾整理环节不可忽视 及时记录更换信息:在设备日志中填写新试剂批号、更换时间、操作人员及更换前后状态(如旧试剂剩余量、新试剂初始液位)。按规范处理废弃物:废液倒入专用储存桶(不同类型废液需分开存放),空试剂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工具用去离子水清洗后晾干收纳。最后用无尘布擦拭设备表面,恢复操作台面整洁,通过远程监控确认设备恢复正常数据传输。 整个更换过程需避免徒手接触试剂(尤其是腐蚀性或毒性试剂),若发生试剂接触皮肤,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格遵循步骤操作,既能保障更换后的检测精度,又能降低安全风险,为微型站连续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