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的常规巡检是保障其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工作,需覆盖系统各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化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预防故障发生。巡检内容需结合地下环境特点,兼顾设备性能、数据质量及安全状态,形成标准化检查体系。 一、监测节点设备巡检 监测节点作为数据采集的核心,其巡检需聚焦传感器与采样装置。传感器需检查外观完整性,查看探头表面是否有沉积物、生物附着或物理损伤,若存在污染物需用专用工具清理,避免影响检测精度。同时确认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终端的连接是否牢固,信号线接口有无氧化或松动,防水密封是否完好,防止地下潮气侵入导致短路。 采样装置巡检包括管路通畅性与密封性检查,通过观察采样泵运行声音判断是否存在堵塞,手动疏通轻微淤积的管路。检查采样阀开关灵活性,确保其能按指令准确动作,避免因卡滞导致采样量偏差。对于配备预处理模块的节点,需检查过滤组件的污染程度,按累积使用时间或污染状况更换滤芯,防止颗粒物进入传感器影响检测。 二、数据传输设备巡检 数据传输设备的巡检需保障通信链路的稳定性。检查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强度,记录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若持续低于阈值,需排查天线位置是否偏移、是否存在遮挡物,必要时调整天线角度或更换高增益天线。有线传输线路需检查线缆外皮是否破损,接口处是否有松动或腐蚀,穿线管是否密封完好,防止地下水渗入造成线路故障。 数据采集终端的巡检包括运行状态与存储情况,查看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有无报警信号闪烁。通过本地操作界面检查实时数据与历史记录的完整性,确认存储介质剩余容量,清理无效日志文件。检查终端外壳的密封性能,确保舱门关闭严密,内部无冷凝水或灰尘堆积,散热孔未被堵塞,保障设备散热正常。 三、供电系统巡检 供电系统的稳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巡检需覆盖电源设备与线路。对于市电供电节点,检查配电箱内空开、漏电保护器的工作状态,测量输入电压是否在额定范围内,线路接头有无过热痕迹或氧化现象,接地电阻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备用电源需检测蓄电池容量,通过放电测试验证其续航能力,确保在市电中断时能维持系统正常运行至预设时间。 太阳能供电系统需检查光伏板表面清洁度,有无遮挡物影响采光效率,支架固定是否牢固,角度是否合理。控制器运行状态需重点关注,查看充电电流、电压参数是否正常,保护功能是否启用,避免过充或过放损坏蓄电池。线缆连接需检查防水接头密封情况,防止雨水渗入导致短路。 四、辅助设施巡检 辅助设施巡检需关注设备安装环境与防护措施。检查井或监测井的井盖需检查是否盖合严密,有无破损或移位,井口周边是否存在沉降或积水,防止地表水倒灌。井内爬梯、平台等安全设施需检查结构稳定性,有无锈蚀或松动,确保运维人员上下安全。 防护装置巡检包括防腐蚀、防生物附着等设施,检查设备外壳防腐层是否完好,有无剥落或锈蚀,对裸露金属部件进行除锈补漆处理。防生物附着装置如紫外线灯管、铜电极等,需检查运行参数是否达标,定期更换老化部件,确保抑制效果。周边环境需排查是否存在施工、堆放杂物等影响设备安全的情况,及时清理周边障碍物。 通过上述常规巡检内容的落实,可全面掌握地下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排除潜在故障,为系统长期可靠运行提供保障,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与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