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德施logo 迈德施logo

   
   10   03
2025


微型水质监测站异常数据的识别方法

时间:2025-09-28 10:26:47   访客:23

微型水质监测站作为实时掌握水体状况的重要设施,其输出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水质评估与治理决策。但受自然环境变化、设备运行波动等因素影响,监测数据常出现异常。若无法及时识别,易导致对水质状况的误判,延误污染治理或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建立科学的识别体系,从数据特征、对比验证、设备状态三方面入手,精准判断异常数据,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性。

一、从数据自身特征判断

水质数据的正常变化遵循一定规律,当数据呈现超出规律的特征时,可初步判定为异常,主要通过数值范围、波动频率、连续性三方面识别。

1、数值超出合理区间:每种水质指标(如pH、溶解氧、COD等)都有基于自然属性或行业标准的合理范围,若监测数据明显超出此范围,大概率存在异常。例如,自然水体的pH值通常处于中性附近的特定区间,若数据突然出现极强酸性或极强碱性的数值,偏离了自然水体的正常酸碱范围;溶解氧受水温、气压影响,在常规环境下有上限值,若出现远超上限的高值,或接近零的极低值(非特殊厌氧环境),均不符合自然水体的溶解氧变化逻辑。工作人员需提前明确各指标的常规区间,数据一旦超出,即可标记为异常并启动排查。

2、波动频率违背自然规律:正常情况下,水质数据会随环境因素(如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缓慢波动,变化幅度和频率相对稳定。若数据出现无规律的高频次跳变,或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突变,与自然波动规律不符,则可能为异常。例如,某指标数据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后又快速下降,且无暴雨、排污等可解释的外部诱因;或数据在短周期内频繁在高低值间切换,波动毫无连贯性,打破了水质指标缓慢变化的特性。这类“突变式”“无规律”的波动,往往是设备故障或信号干扰导致的异常。

3、数据连续性出现问题

数据连续性异常主要表现为两类情况:一是数据中断,即监测系统显示“无数据”“连接失败”等,无法获取实时监测值;二是数据长期恒定,即长时间内数据保持固定数值,无任何正常波动。正常监测中,数据应持续稳定输出,且受环境影响有小幅变化。数据中断可能是传输链路故障或设备断电导致;长期恒定则不符合自然水体的动态变化,可能是传感器老化失效,或采样系统故障导致监测的是静止水体,而非真实流动的水体,需进一步排查设备状态。

二、多维度对比验证

仅依靠单一数据的特征判断,可能因特殊环境变化导致误判,通过多维度对比,可提升异常识别的准确性,主要包括历史数据、同区域站点、多指标联动对比。

1、与历史同期数据对比:同一监测点的水质数据具有季节性、周期性规律,对比历史同期数据,可发现偏离规律的异常。例如,某监测点的COD值在每年同期均处于相对稳定的区间,若某一年同期数据突然大幅升高或降低,且无气候、周边环境变化的合理解释;或某指标在往年同一季节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而当前数据却无此波动特征,始终处于平稳状态。通过历史数据建立的“正常变化基线”,能有效识别出偏离基线的异常数据。

2、与同区域邻近站点对比:若某区域内布设多个微型监测站(如同一河流的不同断面、同一湖泊的不同区域),可通过邻近站点的数据对比判断异常。例如,同一河流上下游的监测站,在无局部污染源的情况下,水质指标应呈现梯度变化的合理趋势,若某一站点数据突然与上下游数据脱节,出现大幅偏离;或周边多个站点数据同步变化,而某一站点数据单独异常,未跟随整体趋势。这种与同区域站点数据的“不一致性”,可帮助区分是局部设备问题,还是区域性水质变化,避免误判污染范围。

3、多指标联动对比:水质指标间存在内在关联性,某一指标的变化常伴随其他关联指标的同步变化,若单一指标异常而关联指标无变化,则可能为异常数据。例如,COD(反映有机物含量)与浊度(反映悬浮物含量)通常存在一定关联,有机物含量升高时,浊度往往也会有小幅上升,若COD数据骤升而浊度无任何变化;溶解氧与pH值也存在联动,溶解氧降低时,pH值可能因微生物活动产生小幅下降,若溶解氧大幅下降而pH值保持稳定。这种“单指标异常、关联指标无响应”的情况,不符合水质指标的联动规律,多为单一传感器故障导致。

三、结合设备运行状态追溯

设备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数据质量,通过查看设备自检信息、维护记录、现场巡查,可追溯数据异常的根源,验证异常判断的准确性。

1、查看设备自检报警信息:现代微型监测站具备自检功能,能实时监测传感器、采样系统、传输模块等部件的运行状态,并记录故障信息。例如,设备提示“传感器校准失效”“采样泵故障”“试剂不足”等报警信息,对应的监测数据可能因部件故障出现偏差;若提示“信号干扰”“供电不稳定”,则数据波动可能是外部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工作人员需定期查看自检日志,若数据异常时段存在设备报警,即可确认数据异常与设备故障相关。

2、结合设备维护记录:设备维护的频率和质量会影响数据稳定性,结合维护记录可辅助判断异常原因。例如,某传感器已超出推荐的清洁周期,长时间未清理,后续监测数据持续偏高,可能是传感器表面附着污染物影响检测精度;某电极超过使用寿命未更换,数据逐渐偏离正常范围,符合部件老化导致的精度下降规律。通过比对数据异常时间与维护周期、维护内容,可判断异常是否与维护不当相关,为后续处理提供方向。

3、现场巡查验证:若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确定数据是否异常,或需进一步确认异常根源,可进行现场巡查。现场查看采样管路是否堵塞、传感器表面是否有污染物附着、设备是否受自然灾害(如洪水、雷击)影响等。例如,发现采样管路被杂草堵塞,可解释数据波动;传感器表面覆盖大量生物膜,说明数据可能受生物干扰;设备外壳破损或进水,可能导致内部电路故障。现场巡查能直观发现设备的物理异常,为数据异常提供直接证据,避免仅依赖远程数据的片面判断。

四、结语

总之,微型水质监测站异常数据的识别需“多维度联动”,既关注数据自身的直观特征,也通过对比验证排除偶然干扰,再结合设备状态追溯根源。通过建立“初步判断-对比验证-根源确认”的流程,可精准识别异常数据,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反映水质状况,为水质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上一条: 浮标水质监测站的优势及特点 下一条: 水质自动监测站出现误差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点击排行

 
  • 海面上的浮标是什么用途呢
  • 海洋浮标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 海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 臭氧传感器的安装技巧
  • 简析海洋监测浮标的作用以及意义
  • 微型水质监测站的使用方法与应用
  • 哪些因素影响水质氨氮的测定
  • 什么是余氯?
  • 河道水质监测系统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COD废水样品的采集
  •  

     

    
    迈德施浮标站 咨询客服热线:
    181-5666-5555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390号商会大厦15楼
    Email:info@mdsah.com
    电话:400-617-8617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1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