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网水质监测系统作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质安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必须注重系统的使用维护和遵守相关注意事项。本文将从系统的日常维护、巡检与校准、故障处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地下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的使用维护与注意事项。 一、日常维护与管理 1、环境监控:确保监测系统的安装环境干燥、无灰尘,温度和湿度适中。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应对地基进行加厚处理,并配备空调以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2、通讯保障:定期检查通讯线路和设备,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配备备用通讯设备,以防主设备故障时影响数据传输。 3、传感器维护:定期清洁传感器表面,去除污垢和沉积物,保持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使用专用清洁溶液或纯净水进行清洁,避免使用腐蚀性强的溶液。采取措施保护传感器免受物理损害,如撞击或刮擦。 4、消耗品更换:根据制造商的建议,定期更换消耗品,如电极、滤膜、光学元件等。记录更换日期和更换的消耗品型号,以便追踪设备的维护历史。 5、试剂管理:提供配制并定期更换系统仪表所需试剂。试剂应存放在密封、抗腐蚀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定期检查试剂的质量和保质期,确保试剂的保质性。 6、纯水系统维护:定期对纯水系统进行维护,更换预过滤芯和离子交换树脂。定期检查纯水水质,确保纯水的纯度和质量满足系统要求。 7、管道维护:定期检查采样管道的运行情况,防止管道脱节或堵塞。使用专用工具清理管道内的淤泥和水草,确保管道的畅通。 8、记录与报告:认真、及时做好维护记录,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结果等。定期撰写维护报告,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维护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二、巡检与校准 1、巡检安排:巡检工作应分别安排在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巡检时间保持相对固定。巡检内容包括设备工况检查、设备环境检查、设施和现场环境清整等。 2、校准与比对:定期对系统进行校准,包括调整仪器以匹配标准溶液的值,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定期进行实际水样与标样之间的比对,评估系统的性能。 3、监测井维护:宜每3年对监测井深进行一次测量,当出现井深小于滤水管顶部5m或井内水深小于2m情况之一时,应通过洗井等方式进行清淤。宜每5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宜采用图像清晰、能下入井管的可视设备。 三、故障处理与应急响应 1、故障处理:当监测设施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修复时间不应超过3日。不能修复的故障,应及时更换设备。故障处置完成后应填写故障处置记录表,及时记录故障处理方法、做好故障处置总结,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2、备件管理:建立自动监测系统备件库,库存不低于设备总数10%的备品备件,备品备件实行动态更新,低于10%时应及时进行补充。 3、应急响应:当检测到水质参数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时,系统应自动发出警报。应急响应团队应迅速响应,评估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监测处理措施的效果。 四、安全管理 1、系统安全:定期对信息服务系统、监测中心进行系统脆弱性评估、安全威胁监测、安全攻击事件处置。分析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确保系统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 2、人员培训:为监测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包括设备操作、维护、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定期组织培训更新知识,使其了解最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 3、法律法规遵守:在运营维护设备及管理期间,需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依照规范科学管理,使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运行达到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与考核指标要求。 综上所述,地下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的使用维护与注意事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日常维护、巡检与校准、故障处理、安全管理等。只有注重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才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为水质监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