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余氯传感器的膜头是实现水中余氯精准测量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检测灵敏度与稳定性。膜头因长期接触水样会逐渐老化、污染,需定期更换以保证测量精度,以下为标准化更换操作流程。 
一、更换前准备工作 工具与耗材需提前备齐:专用膜头更换工具包(含膜头拆卸扳手、O 型圈安装镊子)、新膜头(需与传感器型号匹配,如 DPD 法或电极法专用)、电解液(3.5mol/L 氯化钾溶液)、无水乙醇、专用擦拭布及防护手套。新膜头需检查包装完整性,确认在有效期内(通常为 12 个月),拆封后避免手指接触膜片表面。 传感器停机与预处理:通过监测系统远程停止传感器运行,关闭水样流通阀;用取样管排出测量池内积水,将传感器从流通槽中取出,用超纯水冲洗表面附着物;用无水乙醇擦拭传感器接口处,去除结晶盐和生物膜,确保连接面洁净。 二、膜头拆卸与安装步骤 拆卸旧膜头时,将传感器固定在专用支架上,用拆卸扳手卡住膜头六角部位,顺时针旋转 3 圈至松动,手动旋下旧膜头,注意避免电解液滴落(含氯化钾,需分类收集废液)。检查传感器接口的金属触点,若有氧化痕迹,用细砂纸轻轻打磨至光亮,再用乙醇棉片擦拭干净。 新膜头预处理:将新膜头倒置,注入电解液至膜片内侧 1mm 处,避免产生气泡;静置 5 分钟让膜片充分浸润,期间不得挤压膜片(防止破损)。安装 O 型密封圈时,用镊子将新密封圈嵌入膜头凹槽,确保无扭曲、无缺口,必要时涂抹少量硅脂增强密封性。 安装新膜头需缓慢操作:对准传感器接口螺纹,手动旋入 3 圈至无卡顿感,再用扳手顺时针旋转 1/4 圈(不可过紧,防止螺纹损坏)。安装后检查连接处是否渗漏,可滴入少量超纯水观察,若有渗漏需重新拆卸检查密封圈状态。 三、更换后校准与验证 传感器复位后,接入流通系统,开启水样阀门,让水流缓慢通过测量池,排出气泡;通电预热 30 分钟,使膜头与电解液达到平衡状态。校准需使用两点校准法:先用 0.05mg/L 余氯标准溶液校准零点,再用 1.0mg/L 标准溶液校准量程,每个点稳定 3 分钟后记录读数,校准曲线相关系数需≥0.999。 性能验证不可忽视:测量中间浓度质控样(如 0.5mg/L),示值误差应≤±0.03mg/L;连续监测 30 分钟,读数波动幅度需≤0.02mg/L。若验证不通过,检查膜头安装是否到位、电解液是否变质,必要时重新更换膜头并再次校准。 四、注意事项与记录 操作全程需佩戴丁腈手套,避免皮肤接触电解液和膜片;膜头属于精密耗材,废弃膜头需按危险废物处理,不可随意丢弃。更换记录需包含:传感器编号、更换日期、新膜头批号、校准数据、操作人员等信息,与传感器维护档案关联存档。 建议膜头更换周期:常规饮用水监测每 3 个月 1 次,污水厂出口每 1 个月 1 次,高浊度水体(浊度>50NTU)需缩短至 2 周 1 次。每次更换后需在传感器管理系统中更新维护记录,设置下次更换提醒,确保监测数据持续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