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杆式水质监测岸边站的安装点位选择直接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水样代表性及后期维护便利性,若忽视关键因素易出现点位错误,导致监测数据失真、设备故障频发。安装过程中需针对性避开常见错误点位,从多维度保障监测站长期可靠运行。 
需避开水样缺乏代表性的点位。首先,远离排污口直接影响区域,此类区域水样浓度波动剧烈,且易受瞬时排放影响,无法反映流域整体水质状况,易导致监测数据失去参考价值;同时避开死水区域或水流极度缓慢的岸边,这类区域水体交换能力差,水质参数(如溶解氧、污染物浓度)与主流区域差异大,监测结果难以代表目标监测水域的真实情况。其次,避免选择河床坡度陡峭或易淤积的点位,坡度陡峭易导致采样管路无法稳定获取水样,且暴雨时易引发泥沙冲刷损坏设备;淤积严重的点位会使采样口频繁堵塞,需频繁清理维护,增加运维成本,同时淤积物可能污染水样,影响检测准确性。此外,需避开水草、藻类大量滋生的岸边,水生植物腐烂会改变周边水体水质,且植物缠绕易堵塞采样管路、影响立杆稳定性,干扰监测正常开展。 要避开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的点位。其一,远离地质条件不稳定区域,如松软沙地、河岸坍塌风险区或地震活跃带,此类区域易导致立杆基础沉降、倾斜甚至倒塌,造成设备损坏;同时避开地下水位过高的点位,过高地下水位会浸泡立杆基础,加速基础腐蚀,降低结构稳定性,长期易引发立杆倾斜。其二,避免选择强电磁干扰源附近,如高压输电线路、大型变压器或工业厂区,强电磁干扰会影响监测设备的电子元件性能,导致数据采集失真、传输信号中断,甚至损坏设备电路。其三,避开极端气候影响显著的点位,如台风频发区域的迎风岸、冬季严寒且无遮挡的岸边或夏季暴晒无阴凉的区域,极端风力易吹倒立杆、损坏设备外壳;严寒天气可能导致管路冻裂、设备部件失灵;高温暴晒会加速设备老化,影响传感器精度与使用寿命。 需避开阻碍维护与安全隐患的点位。首先,避开交通不便或无法到达的点位,如偏僻无通路的岸边、需穿越危险区域(如沼泽、陡坡)才能到达的位置,此类点位会大幅增加设备维护、试剂更换及故障维修的难度与成本,延误问题处理时机。其次,避免选择靠近人类活动密集且无防护的点位,如公共浴场、频繁通航的航道岸边或垃圾堆放区,人类活动易碰撞、损坏立杆与设备,航道船只可能剐蹭设备,垃圾污染会影响水样质量,同时设备运行可能对公众安全造成潜在风险。此外,避开市政设施施工频繁区域,如近期规划修路、铺设管道的岸边,施工活动易破坏立杆基础、损坏管路与线路,导致监测站被迫停运,影响监测连续性。 还需避开管路与线路布设不合理的点位。安装时需确保立杆与采样点、排水点的距离合理,避免因管路过长导致水样传输延迟(影响数据实时性)或管路过度弯曲(增加堵塞风险);同时避开地下管线密集区域,如燃气管道、市政污水管上方,防止安装立杆时破坏地下管线,引发安全事故,也避免后期地下管线维修时影响监测站运行。此外,线路布设需避开易积水、潮湿的点位,潮湿环境会加速线路老化、短路,影响设备供电与数据传输,需确保线路走向远离积水区,且具备良好的防水、防腐蚀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