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凭借体积小、集成度高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小型水体(如河道、湖泊支流、景观水)的水质实时监测,可实现 pH、COD、氨氮、总磷等参数的自动分析。其安装质量直接决定监测数据准确性与设备运行稳定性,需结合试剂反应特性、户外环境适应性及系统集成要求,重点把控环境选择、组件安装、系统连接等环节,以下从五个核心维度详细阐述注意事项。 一、安装前环境评估与选址注意事项 安装前需全面评估环境条件,选择适配微型站运行的安装点位。首先,点位选址需兼顾代表性与安全性,优先选择水体流动均匀、无明显死角的位置,确保采集的水样能反映区域水质真实状况,避免靠近排污口、岸边淤积区或水流湍急处(防止水样波动过大);同时需考虑安装便利性,点位需便于人员到达(后期维护),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如高压线路、大功率设备),防止干扰仪器电路与信号传输。 其次,环境条件需符合设备要求,微型站虽适应户外环境,但仍需避免长期阳光直射(可加装遮阳棚)、雨水浸泡(选择地势较高处,或安装防水基座),环境温度需控制在 5-40℃,湿度≤85%,防止高温导致试剂变质、低温造成管路冻裂;若安装于冬季严寒或夏季高温区域,需为设备配备恒温保温箱,确保内部检测模块与试剂处于适宜温度范围。此外,需确认安装点位的供电条件(如是否便于接入市电或太阳能供电),避免因供电不便导致设备无法连续运行。 二、核心组件安装注意事项 微型站核心组件(采样单元、检测单元、试剂储存单元)的安装需规范操作,保障功能正常。首先,采样单元安装需保障水样质量,采样管需选用耐腐蚀、低吸附材质(如聚四氟乙烯管),采样口需加装过滤装置(过滤粒径按检测参数要求选择,通常 0.45-10μm),防止悬浮物堵塞管路或污染检测单元;采样管插入水体深度需适宜(通常 0.5-1m,避开表层漂浮物与底层沉积物),管路铺设需避免弯折、缠绕,确保水样能顺畅流入检测单元,同时需在采样管最低点设置排水阀,便于冬季排空防冻结。 其次,检测单元安装需精准固定,检测单元(如反应池、光学检测器、试剂泵)需安装在微型站内部水平台面上,用固定卡扣或螺丝加固,防止设备运行时振动导致部件移位;反应池需确保密封性良好,接口处用耐腐蚀密封圈密封,避免试剂或水样泄漏;光学检测器的镜头需正对反应池检测区域,镜头表面需保持清洁,安装时需调整角度,确保光线传输无遮挡,避免影响检测精度。试剂储存单元需安装在阴凉、避光处,试剂罐需贴好标签(标注试剂名称、有效期),罐口密封严实,防止试剂挥发、受潮或污染,同时需确保试剂罐液位传感器安装位置准确,能实时监测试剂余量。 三、系统连接注意事项 微型站的电路连接与管路连接需安全规范,避免故障隐患。首先,电路连接需保障安全稳定,电源线需连接至稳压电源(建议配备 UPS 备用电源,防止断电导致数据丢失),确认电压与设备额定电压一致,接线时需断电操作,区分正负极,避免短路;信号线(如传感器信号线、数据传输线)需与电源线分开敷设,用线槽整理固定,防止电源干扰信号传输;通讯模块(如 4G、LoRa 模块)需安装在信号良好处,天线需伸出微型站外部,确保数据能稳定上传至监控中心,连接完成后需测试电路通断,确认无接触不良。 其次,管路连接需防漏防污染,水样管路、试剂管路的连接需遵循 “流向清晰、无交叉污染” 原则,不同试剂的管路需颜色区分或贴标签,避免混用;管路接口处需用专用接头连接,拧紧后涂抹耐腐蚀密封胶,防止漏液;试剂管路连接前需用无氨水或纯水冲洗,去除管路内杂质,避免污染试剂;同时需在关键管路(如试剂供液管、废液管)上安装阀门,便于维护时切断流体,废液管需连接至专用废液收集容器,不可直接排放,避免污染环境。 四、试剂与耗材管理注意事项 试剂与耗材的规范管理是保障微型站正常运行的基础,安装阶段需做好准备。首先,试剂选用与添加需合规,需使用与微型站匹配的专用试剂,确认试剂在有效期内、无变质(如无沉淀、变色、异味),避免使用过期或劣质试剂;添加试剂时需佩戴手套、护目镜,按说明书要求的剂量缓慢注入试剂罐,避免试剂泼洒污染设备或操作人员;添加完成后需记录试剂添加时间、批次,便于后续跟踪更换。 其次,耗材更换与检查需同步,安装时需检查易损耗材(如试剂泵管、过滤滤芯、反应池密封圈)的状态,若为新耗材需确认包装完好,若为旧耗材需及时更换;试剂泵管需确保安装到位,无扭曲、破损,泵管与泵头贴合紧密,防止供液量不准;过滤滤芯需确认安装方向正确,确保过滤效果,安装后需用纯水冲洗管路,去除滤芯残留杂质。 五、安装后检查与调试注意事项 安装完成后需全面检查与调试,确保微型站符合运行要求。首先,安装后检查需全面细致,检查各组件安装是否稳固、无松动,管路接口是否密封无漏,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试剂罐液位是否充足;手动开启采样泵,观察水样是否顺畅流入检测单元,无泄漏、无气泡;开启试剂泵,检查试剂是否能准确注入反应池,无断供或过量;同时检查微型站外壳密封性,确保防雨、防尘效果良好。 其次,调试操作需规范,接通电源后启动微型站,进入自检模式,检查各模块是否正常工作(无故障报警);进行零点校准与量程校准,使用标准溶液校准检测单元,确保检测精度符合要求(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设置检测周期、数据上传间隔、试剂余量预警阈值等参数,保存后试运行至少 24 小时,观察监测数据是否稳定,数据上传是否正常,若发现异常需及时排查原因(如管路堵塞、试剂不足、参数设置错误),调整后重新测试,直至微型站运行稳定。 综上,安装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需严格遵循环境适配、规范安装、安全连接、细致检查的原则,每个环节均需把控细节,才能确保微型站安装后长期稳定运行,为水质自动监测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
|